
1.被导购拉到一楼柜台前

2.报价比网上的低得多

3.看货得到楼上写字间

4.查价后发现报错了

5.推荐其他机型

6.购买了导购推荐的机型
购买电子产品可得擦亮眼睛,近日,华小姐就不小心落入了商家构筑的陷阱里。华小姐公司的老板看上一款IBMT60电脑,看好价格后,华小姐来到鼎好商城购买。在一楼,导购说没有成品,看样机要到12楼,但到了却告诉华小姐T60缺货,导购推荐她购买配置更高的Z61产品。于是华小姐以1.56万元买下了导购推荐的产品。回来后才发现这款机型市场报价只有1.1万多元,而且配置比当初选中的更低。
花了冤枉钱却买了个不喜欢的笔记本电脑。业内人士指出,正是那家经销商设置了一道道陷阱欺骗了华小姐。而记者也从北京市消协了解到,这样的事最近还真不少,近两月对电子产品的投诉不断升级。
那么,商家是怎样设置陷阱让消费者一步一步走进去的呢?以惠普3175为例,记者对某电子商城进行了暗访。
陷阱一 低价诱惑
一般消费者到了商城,导购会把你拉到自己的柜台前,表示这里所有产品都有,包括你想要的某一类产品。
记者就遇到这样的导购。一楼一导购告诉我们这款机子报价6999元,比我们了解的8400元低了1400元。
陷阱二 抬高价格
6999元的超低价格吸引了我们,可我们刚一坐定,导购却对刚才的报价矢口否认。随后这位导购找来了销售经理。最终确定报价应为近一万元。这时候要是还坚持要买这种机型,就要比行价多掏900元。见我们稍微犹豫,导购马上又给我们推荐了另一款机型。
陷阱三 转型推荐
导购找各种理由说服你不要你原来选中的产品。接着,导购极力给我们推荐华硕产品,说在这个商城展示率最高,而且性价比非常不错。这种方法叫转型,是行内黑话。华小姐就是这样放弃了本已看好的机型。关键是商家推荐的机型性价比我们不了解。
上当原因 市场价格瞬息万变
那么,这些商户为什么会这么明目张胆地欺骗消费者呢?因为大的电子商城实行的是市场价格,不明码标价。这就需要消费者对自己要买的产品十分了解,不仅要熟悉机型,还要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价格。
业内人士提醒
购买电子产品时要货比三家,多询问市场的平均价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做到理性消费,同时也希望有关行政部门尽快出台电子产品价格方面的法规来规范这种暴利行为。还有一些小的展销商会把一些顾客带到楼上的写字间购买,专家提醒消费者,尽量在展厅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