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例讨论结果(2010.01.26)
2010-01-28 15:29 来源: 望京网

    1、诊 断 高血压(3级、极高危)
    2、 处 方 阿司匹林100mg,1次/d;缬沙坦80mg,1次/d;氢氯噻嗪12,5 mg,1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2次/d。基层医生,乡村医生,社区门诊,经验交
    处方分析:
    ①耐受性较好,既属长效的ARB类药物,又可减轻左心室肥厚,保护心、肾功能和减少蛋白尿,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性功能、改善糖代谢等。
    ②加用小剂量氢氯噻嗪,以协同缬沙坦的降压作用。
    ③因患者血压难以控制,故合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三联用药。
    ④合用阿司匹林,以协同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或发展。
    ⑤降压治疗达标的同时,还应使血脂、血糖、体重、血凝状态等指标也达到理想水平。

    1、高血压的定义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
    类     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 159            90~ 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 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 *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3、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4、高血压的治疗
  一、合理膳食
  二、适量运动
  三、戒烟限酒
  四、心理平衡
    五、药物治疗
    六、自我管理
    五、药物治疗
    低危患者:立即开始非药物治疗,观察数月后血压仍≥140/90mmHg开始药物治疗
    中危患者:立即开始非药物治疗,观察数周后血压仍≥140/90mmHg开始药物治疗
    高危患者:立即同时开始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高血压药物,分为五大类,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副反应也不同。应用也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这样降压治疗才能达标。
    缬沙坦
  【药理作用】 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药动学】 口服吸收快,2 h达峰值,血浆浓度以双指数方式下降,分布相和消除相的平均半衰期分别小于1 h和6~7 h,重复或qd给药动力学没有改变,药物在体内无蓄积。平均药物体内总量以曲线下面积AUC表示,其增加大小与测定范围内的剂量成正比。单剂量静注后,人的稳态分布容积约为17 L,血浆清除率为2.2 L/h。静注时30%,口服时10%的药物以原形从尿排出,其余从胆汁排出。配合李氏降压贴一起使用后,代文的吸收减少46%。低血药浓度阻碍了对外源性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因此,进食并未显著影响这一药效学效应,代文的药代动力学不受年龄的影响。
  【适应证】 抗高血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尤其适用肾脏损害所致继发性高血压。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性别、年龄或种族无关。不良反应有:水肿、虚弱无力、失眠、皮疹、性欲减退、眩晕。
  【相互作用】尽管缬沙坦(Valsartan)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但体外实验表明本药与其它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双氯芬酸,呋塞米(呋喃苯胺酸)和华法林之间无血浆蛋白结合方面的相互作用。 与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氨苯喋啶、阿米洛利)、钾制剂、或含钾的盐代用品合用时,可使血钾升高。如必须同时服用,应注意监测。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为80mg,每日一次,与种族、年龄或性别无关。抗高血压作用通常在服药2周内出现,4周时达到最大疗效。对血压控制不满意的病人,每日用量可增至160mg,或加用利尿剂。对肾功能不全患者或无胆管源性及胆汁瘀积型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节剂量。
  【规格】 胶囊,每粒胶囊含缬沙坦(Valsartan)80mg
氢氯噻嗪
  【别名】
  双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双氢氯消疾、双氢氯散疾。
  【作用和用途】
  主要抑制远曲小管近端对Na+和Cl-的重吸收,使肾脏对氯化钠的排泄增加而产生利尿作用,是一种中效利尿药。
  本品还有抗利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尿崩症。
  【用法】
  用于水肿病人:1次25~50mg,1日25~100mg,隔日或每周1~2次服用。
  用于高血压病人:与其他降压药合用,每日50~75mg,分早晚两次服,一周后减为每日25~50mg。
  【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1.长期服用,易发生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钾血症性碱血症。2.潴留现象 如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主要是药物减少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所致,痛风者慎用。
  3.代谢性变化 与剂量有关,可致高血糖、高脂血症。致肾素、醛固酮的过度分泌。对血脂可使血清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量增加,同时伴有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减少,有报道同时应用β受体阻断药可防止利尿药引起的LDL-cho的升高。还可降低糖耐量,使血糖升高,可能是抑制了胰岛素的分泌或抑制肝PDE,因此使cAMP中介的糖原分解作用加强,糖尿病者慎用。
  4.高敏反应 如发热、皮疹、过敏反应。
  5.其他 可增高血尿素氮,加重肾功能不良。无尿及对磺胺过敏者禁用本类药物。
  6.不可突然停药,应逐渐减量。
  7.在治疗肝硬化而引起的腹水时,最好与螺内酯合用,以防止发生肝昏迷。
  8.肝肾功能不全者、痛风、糖尿病患者慎用。
    硝苯地平缓释片说明书
    【功效主治】1、高血压(单独或与其它降压药合用)。2、心绞痛:尤其是变异型心绞痛。
   【药理作用】
    硝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跨膜转运,并抑制钙离子从细胞内库释放,而不改变血浆钙离子浓度。药理作用本品能同时舒张正常供血区和缺血区的冠状动脉,拮抗自发的或麦角新碱诱发的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冠状动脉痉挛病人心肌氧的递送,解除和预防冠状动脉痉挛。并可抑制心肌收缩,降低心肌代谢,减少心肌耗氧量。另一方面能舒张外周阻力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减轻心脏后负荷。本品可延缓离体心脏的窦房结功能和房室传导;整体动物和人的电生理研究未发现本品有延缓房室传导、延长窦房结恢复时间和减慢窦房结率的作用。毒理作用致癌、致突变及生殖毒性无致癌作用。无致突变性。大剂量应用可降低雌性鼠生殖力;可致畸;可引起流产(胎鼠药物吸收率增加、胎鼠死亡率上升、新生鼠存活率下降)。孕猴服用2/3-2倍于人类最大剂量,可导致小胎盘和绒毛发育不全;给大鼠3倍于人类最大剂量,可引起妊娠延长。
   【药物相互作用】
    1  与硝酸酯类合用,控制心绞痛发作,有较好的耐受性。
    2  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绝大多数患者对本品有较好的耐受性和疗效,但个别患者可能诱发和加重低血压、心力衰竭和心绞痛。
    3  与洋地黄合用,可能增加血地高辛浓度,提示在初次使用、调整剂量或停用本品时应监测地高辛的血药浓度。
    4  与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合用,如双香豆素类、苯妥英钠、奎尼丁、奎宁、华法林等,这些药的游离浓度常发生改变。
    5  与西米替丁合用,本品的血浆峰浓度增加,注意调整剂量。
    6  葡萄柚汁与本品同服时,本品的Cmax及AUC增加。
   【不良反应】
    1  常见不良反应有外周水肿(与剂量成正比);头痛等。
    2  与本品关系不确定的不良反应:头晕;恶心;便秘;乏力;面部潮红和热觉。
    3  1%-3%不良反应:胸痛;腿痛;感觉异常;眩晕;皮疹;腿部抽筋;鼻出血;鼻炎;阳痿;尿频等。
    4  <1%不良反应:蜂窝织炎;寒战;面部水肿;颈痛;骨盆痛;房颤;心动过缓;心脏停博;早博;低血压;心悸;静脉炎;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焦虑;性欲减退;抑郁;失眠;嗜睡;搔痒症;盗汗;腹痛;腹泻;口干;消化不良;食道炎;胃胀;胃肠道出血;呕吐;淋巴结病;痛风;消瘦;关节痛;关节炎;肌痛;呼吸困难;咳嗽;咽炎;视力模糊;弱视;结膜炎;复视;肾结石等。
    5  罕见不良反应:过敏性肝炎;秃头;贫血;抗核抗体阳性关节炎;红斑性肢痛病;
    6  脱性皮炎;发烧;齿龈增生;男性乳房发育;白细胞减少;情绪波动;肌肉痛;神经过敏;紫癜;颤抖;睡眠失调;Stevens-Johnson综合征;昏厥;血小板减少;中毒性表皮融节坏死;血药浓度峰值时瞬间失明;震颤;风疹等。
   【禁忌症】 对硝苯地平过敏者禁用。
   【产品规格】 10mg
   【用法用量】
    1  空腹整粒吞服,不得嚼碎或掰开服用。
    2  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初始剂量为20mg/次,最大剂量为60mg/次,一日一次。日服最大剂量不超过120mg。
    3  硝苯地平的剂量应视患者的耐受性和对心绞痛的控制情况逐步调整。增加剂量前需监测患者血压。如患者症状明显,可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缩短剂量调整期。
    4  停药时未观察到"反跳"症状,但是仍需逐步减量,并严密观察患者情况。
    5  普通制剂的剂量可安全的替换成缓释制剂的剂量。例如:普通制剂30mg/次,一日三次,可替换为缓释制剂90mg/次,一日一次。
   【注意事项】
    1  低血压:绝大多数患者服用硝苯地平后仅有轻度低血压反应,个别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压症状。这种反应常发生在剂量调整期或加量时,特别是合用β-受体阻滞剂时。在此期间需监测血压,尤其合用其它降压药时。
    2  外周水肿:患者发生轻中度外周水肿与服用剂量成正比,与动脉扩张有关。水肿多初发于下肢末端,可用利尿剂治疗。对于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分辨水肿是否由于左室功能进一步恶化所致。
    3  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时偶见碱性磷酸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一般无临床症状,但曾有报道胆汁淤积和黄疸;血小板聚集度降低,出血时间延长;直接Coomb实验阳性伴/不伴溶血性贫血。
    4  肝肾功能不全、正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者应慎用,宜从小剂量开始,以防诱发或加重低血压,增加心绞痛、心力衰竭、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慢性肾衰患者应用本品时偶有可逆性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与硝苯地平的关系不够明确。
    硝苯地平缓释片(1)与(2)是有区别的。
    硝苯地平缓释片(I),就是最常见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其作用是在体内缓慢释放,开始时溶出速度较快,血药浓度较高降压作用较强,药物的量变小以后释放速度逐渐减慢,降压效果也逐渐减弱。
    硝苯地平控释片,是药物在体内匀速定量释放。由于制作工艺的差别,目前只有德国拜耳医药公司生产的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能达在24小时内近似恒速释放硝苯地平。
    国内有的厂家生产的硝苯地平缓释片(II),是按照控释片的工艺来生产的,工艺上要比普通的缓释片好,但与拜新同还有差别。为了和普通的缓释片区别所以叫硝苯地平缓释片(II),如伲福达等。
    另外,同是硝苯地平缓释片,缓释剂型也不相同,有24小时缓释剂型,一天只服用1 次;还有12小时缓释剂型,一天需要服2次。
    剂量也不相同,硝苯地平缓释片II(伲福达) 多为20mg/片,拜新同为30mg/片,
所以,有的是缓释片,有的是控释片,剂型、剂量、工艺者有区别,因此,降压作用与功效也就不同。且缓释片,或控释片均不能咀嚼或掰碎服用。

 论坛精选
·加话#热爱阅读小达人 ·努力读书终身学习
·懂得前行 ·热爱阅读小达人活动
·天津一日游,碳水之旅 ·咱们望京也有七叶树花
·董袭莹8年前曾接替董晓 ·#热爱阅读小达人
·涟水红日金城 ·热爱阅读,提升品质
·#热爱阅读小达人 ·天津一日游,碳水之旅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读完
·#热爱阅读小达人 《乡 ·热爱阅读小达人
·天津一日游,碳水之旅 ·热爱阅读小达人
·南京鼓楼医院院长被人 ·我爱阅读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