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又是一个“3·15”,回顾过去的一年,“收房门”、“查封门”、“产权门”、“物业门”不断发生的楼市问题让我们陷入“地产伤城”之中。尽管中消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母建华日前曾表示全国商品房投诉继2004年、2005年连续下降后,2006年再次下降,但市建委于本月12日发布的《关于购房有关问题的风险提示》和近期不断发生的“伤城事件”将业主们与开发商及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在“3·15”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推向了风口浪尖。本期新北京楼市特别3·15企划邀请了两位业内资深律师带您再审“地产伤城”。
搅局事件一
熙湖遭遇尴尬封地
新闻回放:虽然熙湖蜕变成了“香溪度”,开发商依旧无法解决封地的尴尬,尚未卖出的房子仍旧处于被“冰冻的状态”。2月11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海淀分局相继查封了熙湖、丹青府等三个项目的后期开发用地,随即,两个项目的在售房屋全部遭到冰冻。消息传出后,引起部分已经购买了熙湖一期房屋的消费者们的担忧,“熙湖一期能否如期收房”、“封地原因何在”一时间成为了众多地产门户论坛的热帖。尽管作为熙湖的实际开发方北京大苑天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客服一直在各大地产门户网站上发表相关的“安抚帖”,公司总经理彭期磊也亲自做客某网站为已经变成“香溪度”熙湖二期做宣传的同时表示“一期销售良好,业已全部售罄”、“会直面项目所碰到的硬伤”,但经过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封地事件”让熙湖的业主们越发地为自己所购房屋的命运担忧,因为他们在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看到的是熙湖一期半数房屋未售出的事实,这与“销售良好、全部售罄”似乎大相径庭。
律师声音:一般来说,一个房地产项目建设用地被查封无外乎两种原因:开发商自身存在经济纠纷、资不抵债,无法偿还所欠债务,司法部门只能查封其名下土地;另一个原因便是项目自身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房屋的安全,从熙湖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为尚未交房,所以房屋的质量无从考证,因而由于经济纠纷导致项目建设用地被查封的可能性较大。
新楼市解读:封地对于房地产项目来说不啻于一个致命的打击,尽管目前熙湖仅仅是一套房子所对应的土地被查封,但是从查封之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信息网的统计信息中显示的一期所剩的全部房屋不能销售的情况来看,熙湖的“封地”后遗症如不妥善解决必将影响到业主最终的收房。
搅局事件二
沿海赛洛城延期收房
新闻回放:3月3日,延期交房60余天的沿海赛洛城项目一期终于有了“眉目”。经过业主的维权,沿海赛洛城项目开发商北京高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发布了相关承诺,其中包括:在业主使用临时电期间支出的电费一律由开发商负担;双方收房过程中发现的个别严重问题而影响正常生活居住使用功能的,由双方作为个案协商处理以及对于公共维修基金的补偿。据了解,沿海赛洛城为精装修项目,造成延期交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项目4层以上无法接通自来水;同时地暖也存在部分楼层漏水现象,需要重新铺设地板。而开发商方面对此的解释为前期累计的工期延误,并无重大安全质量问题。至于交房的具体时间,开发商方面表示项目最迟收房时间不会晚于4月7日,如果4月7日无法收房,开发商方面将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予以赔偿。
律师声音:近几年来,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逐渐开放、商品房交易的不断增多,期房买卖数量的不断上升,关于房屋延期交房及质量问题的纠纷不断增加。其实,这种纠纷过去也有,但大多数没有诉诸于法律。现在,由于人们开始不断重视个人权利,因而体现在购房问题上便是对交房时间和房屋质量要求不断严格。同时,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由于市中心土地资源不断减少,部分开发商为了在“有限资源内创造更多的价值”,因而擅自改规划、变户型等问题层出不穷,而开发商夸大事实、进行虚假承诺,商品房面积缩水等问题也屡见不鲜,最终导致了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无法按期交房。这就要求消费者首先要增强法律意识,不要盲目相信楼书广告或售楼小姐的口头允诺。其次在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要尽量细致、明确。再次要确立相对平和的购房心态,避免自己处于失望、被动的境地。最后一旦出现问题,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尽快求助于法律部门,不要拖延时间,以免耽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新楼市解读:对于花了重金购房的业主们来说能否按期住上房子是最关心的事了,从目前来看,值得庆幸的是,开发商没有置之不理,还有了一定的回应,但愿我们的业主们能够在4月7日如期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