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护理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本病常见于老年人,尤以绝经后女性多见。最主要和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除骨折可引起疼痛外,可表现全身骨骼疼痛,尤以腰背部痛最常见,可引起驼背和身体变矮。护理措施:
1、保证患者休息,使用硬板床,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休息数天至一周可缓解疼痛。局部疼痛可温热敷、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缓解疼痛。使用背架、紧身衣等可限制脊柱的活动度和给子脊柱支持,能达到减轻疼痛。物理疗法不能缓解疼痛时,遵医嘱使用镇痛剂或抗炎药物,使用镇痛药物时要注意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2、加强日常生活护理,对行动不便者,将日常所需物品放置床边,以利于患者取用。指导老年人在变换姿势时动作宜慢,必要时建议使用手杖和助行器,保证活动时的稳定性,减少危险性。衣服和鞋袜要合适,有利于活动,避免穿系带鞋。
3、加强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同时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及含铁的食物,多晒太阳,有利于钙的吸收。不能过度摄取蛋白质及脂肪,因高蛋白食物和高脂肪食物会增加尿钙的排出和影响钙质的吸收。含钙丰富的食物有奶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海产品、玉米、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鱼肝油、肝脏、蛋黄、牛奶等。
4、老年人由于疼痛及害怕骨折,常不敢运动而影响日常生活,应鼓励老年人进行适当活动,并讲明活动的重要性。定期将骨质密度、血清钙、性激素及尿钙检测结果告知患者,减轻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