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的家庭护理
一、 基本护理要点:
1、心理护理:与病人进行交流,聆听病人的诉说,使病人表达其忧虑和愤怒以缓解他们的情绪;与病人探讨关于疾病的一些知识,使其在认识疾病的基础上产生战胜疾病的积极心态。
2、功能锻炼:其原则是: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鼓励和帮助病人活动固定区内的肌肉、固定区外的关节,防止肌肉的萎缩和关节的僵硬。骨折早期,以锻炼患肢肌肉为主;骨折中期,可加以柔和缓慢的动作活动骨折附近的上、下关节;骨折晚期,以锻炼关节功能为主。
3、预防并发症:进食高蛋白以促进骨折的愈合,食物的容量要大,水份要多,以防止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嘱卧床病人咳嗽、做深呼吸以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等。
二、牵引的护理要点:
1、牵引病人应睡硬板床,牵引重锤不应着地。
2、确保牵引装置的滑动自如,若无医嘱切不可自行移去或增加重量。
3、鼓励病人定时做足部运动,以防足下垂和畸形的发生。
4、皮肤护理:保持被褥平整、干燥,检查所有受压部位并在受压部位衬以海绵垫,以减轻局部组织的受压;尽可能减少胶布、绷带对皮肤的不良刺激,以防褥疮的发生。
5、必须经常纠正体位,因牵引重量可将病人牵离原位。
牵引方法最好请教骨科医生,不要盲目自做主张,不然会适得其反!
三、石膏固定的护理要点:
1、在新的管型石膏未干前,石膏管型只能用手掌托起而不能用指尖,因为手指可压凹石膏而产生压迫点。
2、用管型石膏或石膏托时,应在患肢下垫以软枕,并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少肢体肿胀。
3、注意观察患部肢端情况,如患部肢端的颜色应红润,曲伸活动好,无麻木、进行性或搏动性疼痛等,发现异常及时请医师处理,以免引起永久性功能丧失。
4、注意保持石的干燥,防止石膏托因接触水份而软化变形,失去固定作用。
5、皮肤护理:给病人擦浴时在包石膏区的周围应尽量少用而用洗液清洁使皮肤免受浸清,床单应平整干燥,饭后残渣应扫干净。总之,须避免皮肤受到不良刺激。
四、外固定支架的护理要点
1、伤口和针位的护理要细致且严格无菌,以免交叉感染。清洁钢针部位可每天用酒精擦拭针眼处皮肤及钢针,或使用专用的无蓖敷料器。切忌用碘制剂清洁,因为碘会腐蚀金属。
2、发现钢针有松动或位置有移动要及时请医生处理。
3、邻近关节的活动应待肿胀消退后才开始,早期活动不宜负重。
4、注意血管、神经受损的体征;如苍白、无脉搏、疼痛、麻痹,感觉异常(麻刺感和麻木),若有异常要速去医院进行处理,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五、骨折的功能锻炼
1、骨折早期:伤后1-2周,患肢局部肿胀、疼痛,骨折也容易发生再移位,软组织正处于 修复阶段,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肉作舒缩活动,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 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直。原则上在骨折部位附近的关节不应活 动,其他无挫伤的关节均应进行功能锻炼。
2、骨折中期:2周以后,此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活动骨折部位附近的上、下关节,动 作须柔和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直至接近骨折愈合时,活动次数才可适当增加。
3、骨折后期: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其实,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软饭菜,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
最后关键的就是糖尿病病人,一定要注意血糖监测,控糖药物一定要吃,还有防止病情恶化,一般情况下,有慢性疾病的病人,骨折恢复的时间会比较长。防止血栓要多经常注意下肢的血液循环,看是否有功能障碍,脚趾冰冷,肤色不正常等,药物就是一些抗血栓药物,如拜阿司匹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