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留置尿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1、尿路感染 (1)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尽量缩短操作时间,避免反复多次插入。(2)合理选择尿管:选择光滑和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根据尿道内径于尿管直径的相关联系选择合适的导尿管。一般以14~16号硅胶尿管为佳。(3)避免反复插管,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可使感染率明显降低。(4)每日清洁尿道口2次,可在导尿管与尿道连接处喷洁悠神等。每3天至1周更换引流袋能更好地控制尿路感染。(5)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鼓励多喝水约 2000~3000ml。控制尿液的pH 值在6.5~7.0,可预防感染的发生。
2、尿管脱出 把好尿管质量关,规范操作程序,气囊内注水不宜过少,一般成人常规注入10~20 ml,儿童5~8ml,前列腺增生患者8~10ml。把尿管固定于一侧大腿外侧,避免尿管来回移动,减轻尿管对尿道口的摩擦,减少水囊摩擦,避免引起脱管。
3、拔管困难 (1)留置尿管期间多饮水,以稀释尿液,冲洗膀胱。为避免长期停留尿管的结晶形成,造成拔管困难,囊内注入注射用水和呋喃西林为佳[8]。如有结石形成,可采取体外震波碎石,待结石粉碎后再拔除尿管。(2)如仍不能拔除,可将体外部分剪除,将尿管推入膀胱内,然后行膀胱大力碎石术。(3)对于气囊内的水或气不能完全抽出者,可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盐水或空气,直至气囊破裂;也可在超声定位下行膀胱细针穿刺刺破气囊,或经尿管末端插入导丝,刺破气囊。(4)用20ml注射器在抽取气囊内液体或气体时,感负压后,再向气囊内推注液体或气体0.4~0.5ml,然后将导尿管拔除,可提高拔管成功率。
4、膀胱痉挛或挛缩 注意气囊注水不要太多, 常规8~10ml。膀胱冲洗时液体温度不宜过低,以20℃~30℃为宜。注意配合心理疗法,放松技巧,转移分散注意力,对缓解膀胱痉挛能起到一定作用。
5、尿道狭窄 留置尿管期间定期更换尿管摆放位置,使尿管压力不长期作用在一个位置尤其可将尿管固定在下腹方向,使尿道口受力在龟头海绵体丰富的部位。如尿道狭窄形成,则定期行尿道扩张,必要时行尿道口切开术。
6、血尿 第一次放尿不可超过1000ml,正常可每2 h放尿1次,或插管困难时选择型号小、较坚韧的尿管,或冲洗膀胱时,速度要慢,压力要低。或导尿时尿道口注入利多卡因凝胶,减轻疼痛而引起的尿道括约肌痉挛,减轻对尿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而导致的出血,利于插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