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记忆 -- 望京留给我的记忆
2011-12-06 12:17 来源: 望京网
                                                                       ----摘自望京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搬到了望京。那时候望京还没有叫起来,许多人也是刚刚听说。有报道称:要在北京的东北方向建一个亚洲最大的生活小区,我上班的地方在三元桥附近。当时不要说望京了,就是三元桥周边的开发也是刚刚开始,修路的,盖房的,到处都是工地,赶上雨天,泥泞难走。沿着京顺路一直向北,过了丽都路口再往前两站,就是西八间房北里,我们从城里回来,如有人问,回答肯定是脱口而出:“回西八间.......”。
    打出租车,都不敢说是去望京,一则是这里和郊区差不多,许多司机对这里不熟悉,二则比较偏僻,尤其是晚上,因怕司机拒载,只说是去丽都那边,因为丽都饭店在当时还是有一点知名度,又是高档人群集中的地方,司机大多能够接受。到了丽都附近再说出具体怎么走,司机听了直摇头,望着前方又黑又窄的道路,一副无奈的样子。
    那时的望京,进出只有一条路,就是现在的广顺南大街的前身,和农村的普通道路的宽度一样,宽度勉强能够错过两辆大车,连公交车都没有。后来,现在的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当时被称作“川建”在这里落户。为了解决大家的出行问题,大概是1984年前后,公司经理王兆持与公交公司协商通车事宜,并由该公司出资改善了道路,使得404公交车得以开通,成为望京地区最早的公交线路,总站就设在现在的大西洋新城南门外。公交车刚刚开通的时候,司售人员对建筑单位的人员比较歧视,称:“远看要饭的,近看川建的......” 还经常有口角和争执发生,由此他们也领教了四川人那火爆的脾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此情况渐渐好转,该线路由望京到东直门,一直到今天。
    由于“川建”公司在这里,现在的望花路一带就成了比较热闹的地方。为了解决建筑单位的孩子的上学问题,后来又建起了小学,叫“西八间第二小学”,还建了一个小卫生所;要想购物,只有一个不大的“华益商场”,算是望京最大的“购物中心”了。有一次买单人床,将自行车放在商场门前,商场负责送货,床装上车,从后门出去,到了家里只顾摆弄床了,忙了我一头汗,直到第二天早晨要出门时,才发现自行车不在自家楼下,愣了一会,方想起昨天买床的时候,前门进后门出,竟将自行车遗忘,急忙来到华益门前,远远地看见那辆自行车孤零零地歪在那里,那时候偷车的人还没有来多少,自行车放在哪里都比较安全。这是一辆在香港付款,国内提货的凤凰牌26自行车,是我结婚时一个国外的亲戚送的,上面还装了摩电车灯,在车的后架上,还有一个小的尾灯,可惜忙忙碌碌地,竟没有保留下来。在收藏热的今天,想想当年那辆车真应该保存下来,这是后话。
    二十多年后,那个小学后来改名为“望花路小学”,“华益商场”已经成为现在“稻香村”和“逸轩饺子馆”的所在地。还有工商银行的一个小分行也在这里盘踞了很长时间;那个小卫生所也更名为“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是一个设施较为完备、在望京地区资格最老的社区小医院了。
    望京的早期,广顺南大街的东北面和北大街两边的许多地方还是农田和农户。每到麦收的季节,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麦浪滚滚的景象,遗憾的是那时候照相的花费比较贵,许多旧时的场景只保留在记忆中。从现在的阜通西大街的到南湖南路,再往西走便是南湖砖厂的所在,路南边高高的土堆和低矮的砖房形成一种视觉的反差,如今它已经成了花家地西里小区,小区里住着的大部分是当地的回迁户。沿小路不远处便是一个由于烧砖取土形成的大坑,多年的雨水汇集到这里,形成一个不大不小大的人工湖,风吹水面,也是波光粼粼,经常有人来此垂钓,里面还真有大鱼。这个大坑的后来被填平了,根据当年的地理位置来判断,这里成了花家地西里三区的所在地。
    在南湖砖厂的居住区,有一个不太显眼的礼堂,大概就叫“南湖礼堂”,就在现在的望京西路。十多年前我曾进去看过一场电影,也不知现在是否还在,也许已经挪作他用,也许是拆了。现在望京的旧景大多已荡然无存,只有一处“遗址”保留至今,它不显眼,人们走过路过也不在意,地点就在南湖中园二条的路旁,是当年南湖砖厂办公区的一间平房,里面的断墙上还有半个月亮门清晰可辨,它见证了这里的历史。
    紧邻着南湖公园的中央美术学院所在地,二十年前,也是一个大坑,也是南湖砖厂烧砖取土形成的,里面没有多少水,由于无人管理,乱倒现象严重。也许是由于坑太深的原因,不适合盖高楼,正好适合中央美院相对低矮的建筑条件。在花家地街到京顺公路的不到两公里的地段,先后盖了几个院校,使得这条街成了望京地区的“学院路”。由于这里的学院集中,使得这一带的房子出租十分火爆。
    据称,望京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辽代,当年的望京馆其实并没有建在望京,而是建在望京东北十余里的孙侯(今孙河村)温榆河的南岸,是当时从东北方向进出幽州必经的重要渡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村中曾设有瞭望敌方情况的土堡,为了给南来北往的使臣提供宿息饮饯之所。辽代便在孙侯建立馆舍,始称“孙侯馆”,后改为“望京馆”。如今到孙河村去找寻望京馆的遗迹,已是荡然无存。如果说在辽宋时期让望京出名的是望京馆,那么,到了明代筑起了望京墩则让望京再次扬名。历经550多年的风风雨雨,望京墩已不见踪影。如今的望京村人都不知望京墩为何物,但村里的老人还记得,早年村南地头曾有一土包,人称“单墩”,恐是望京墩的遗留之所。后来建厂房、修公路将这一仅存的土包推平了。
    今天的望京已经是今非昔比了,是一个拥有五六十万人口的社区,在京承高速以东、北五环以南、京顺公路以西、东北四环以北的大片区域里,形成了望京地区这样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十几年后,京城的各大超市都搬到了这里,银行、娱乐、餐饮、购物、学校、医院等场所一应俱全,华联购物中心、中福商业区、华彩商业区、望京小街、广顺南大街的新世界商业区是几个最繁华热闹的地方,都是在后来的不经意中建设发展而成。
    从前两年开始,望京里面也经常出现堵车的现象了,华联商场的那个十字路口最乱,其次是中福商场的路口,许多趴活的车辆集中在那里,乱停乱放,有趣的是,在望京地区很难见到交警的身影,只有在出现交通事故的情况下可以见到,望京桥是进出望京的一个必经之路,早晚车辆多的时候,经常有些直行的车辆就堵在右侧的拐弯车道上,任你怎样着急,怎样按喇叭也无济于事,有时警察就站在桥下,却视而不见,......
    这就是望京留给我的记忆.....                                       2011-12-5 18:42
 论坛精选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高空俯瞰 ·热爱阅读小达人
·关于走路时与前人保持 ·乌龟、甲鱼特别不能吃
·热爱阅读小达人 ·恶心逗,恶心逗的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素颜 ·工行回应两售出金条发
·明天要足球联赛了 ·今晚出来吃西北风
·在三体世界叩问文明与 ·蒸汽挂烫机
·热爱阅读小达人 ·在五一期间阅读
·#热爱阅读小达人 《三 ·阅读小达人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