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患者每日便2-3次或每2-3d一次。粪便的性状无异常也属正常范围。正常粪便一般成形,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150-200g,含水分50%-80%。腹泻是指粪便合未消化食物、脓血、摊液或脱落的薄膜。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3个月。
根据病程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病程少于2个月者为急性腹泻。慢性腹泻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周不适、便失禁等症状。
腹泻的病因分类
1、感染:即由于腐烂变质食物,寄生了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原虫及蠕动类寄生虫,这样的食物,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或腹部受冷热刺激过强,使肠道内菌群失调,均可引起腹痛、腹泻。
2、工作学习过度紧张、精神受刺激过强,可使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腹泻。此外,结肠过敏也可导致腹泻。 一些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的药物,也可导致腹泻。
3、肠对脂肪吸收不良:本类腹泻粪便呈淡黄色或灰色,油腻糊状,气味恶臭。
4、一些肠系疾病如阑尾炎、憩室炎等可使结肠蠕动亢进而腹泻。此外,类癌综合征分泌的血清素,肥大细胞增多病分泌的组织胺,胃泌素瘤分泌的胃泌素,甲状腺髓样癌分泌的前列腺素、血清素和低血钙素等,都可使肠道蠕动增加,引起腹泻。
5、中毒:食物中毒,以及细菌的外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毒蕈中毒,河豚中毒等,引起腹泻。 砷、汞、酒精、四环素、红霉素等化学物质中毒,也可引起腹泻。 牛奶、鱼、肉、虾、蟹过敏者,也可发生腹泻。
腹泻应该如何预防
1、动物性食品或海产品在食用前必须煮熟、煮透。
2、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
3、加工生食和熟食的餐具应分开,以避免交叉污染。
4、在对腹泻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时应注意对患者的隔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