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培训考核
考核内容:隔离的种类和措施
考试内容:5月29日下午3点
考核地点:二楼会议室
注:标黑字体为重点掌握内容
一、隔离种类按传播途径不同划分为:
1、严密隔离
2、呼吸道隔离
3、消化道隔离
4、接触隔离
5、昆虫隔离
6、保护性隔离
7、血液隔离、体液隔离
(一)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
措施:
1、病人应住单间病室。
2、接触病人时必须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严密。
3、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须严格消毒处理。
4、污染辅料装袋标记后进行焚烧处理。
5、病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一次。
(二)呼吸道隔离:适用于经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百日咳、流脑等。
措施:
1、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住同一病室。
2、通向过道的门窗需关闭,病人离开病室时需戴口罩。
3、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需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
4、为病人准备专用的痰杯,口、鼻分泌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
5、病室内空气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一次。
(三)肠道隔离:适用于由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隔离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措施:
1、不同病种分室居住,如同居一室,须做床边隔离。
2、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需分别穿隔离衣,接触污物时戴手套。
3、病室应有防蝇设备。
4、病人食具、便器各自专用。
5、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装袋,做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处理。
(四)接触隔离: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措施:
1、病人应住单间病室,不许接触他人。
2、接触病人时需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医务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病人,必要时戴手套。
3、病人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床单、被套、衣物、换药器械均应先灭菌,再清洁、消毒、灭菌。
4、被病人污染的辅料应装袋,做好标记后送焚烧处理。
(五)血液—体液隔离:适用于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血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等。
措施:
1、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室隔离,必要时单人隔离。
2、若血液和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须穿隔离衣。
3、接触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
4、注意洗手,若手被血液和体液污染或可能污染时,应立即用消毒液洗手,护理另一病人前也应洗手。
5、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做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处理。
6、严防被采血或注射针头等利器刺伤,病人用过的各种针头应放入防水、放刺破、有标记的容器内,直接送焚烧处理。
7、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室内表面物品,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
8、探视及陪护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六)昆虫隔离:适用于以昆虫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如:疟疾、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回归热等。
措施:
1、疟疾、乙型脑炎由蚊子传播,室内应有纱窗、纱门、蚊帐等
2、斑疹伤寒、回归热由虱子传播,病人入院时要灭虱处理
3、流行性出血热由螨传播,病人入院时要沐浴更衣,换下的衣物须煮沸或高压蒸汽灭螨处理
(七)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极易感染的病人,如:早产儿、严重烧伤、白血病、脏器移植、免疫缺陷等病人。
措施:
1、设专用隔离室,病人住单间病室隔离。
2、凡是进入病室人员,应穿、戴灭菌后的隔离衣、帽子、口罩、手套及拖鞋。
3、接触病人前后或护理另一位病人前均要洗手。
4、凡患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菌者,包括医务人员,均应避免接触病人。
5、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得带入隔离区。
6、病室内空气、地面、家具等均应严格消毒并通风换气。
7、探视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6月份培训考核
考核内容:无菌物品的管理
考试时间:6月26日下午3点
考核地点:二楼会议室
一、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
1、资质是否安全:许可证、卫生部批件(注册证、备案证)、产品批次检验报告。
2、存放要求:不同种类、不同型号应分开放置;离地面(20cm)、离墙(5cm)、离天花板(20cm)。
二、一般诊疗物品的消毒:
1、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等用75%酒精浸泡(5-10min)后晾干备用。
2、血压计袖带每周用500mg/L有效氯浸泡30min清洗晾干备用;被血液污染用1000mg/L有效氯浸泡30min清洗晾干备用。
三、无菌物品的日常管理与消毒
1、无菌包开启后时间不得超过24h。
2、干镊子罐开启后有效期4h。
3、棉签纱布敷料筒开启后最长使用时间24h
4、抽出的药液、启开的静脉输液用无菌液体必须注明时间,有效期2h。
5、开启的安尔碘、酒精、碘伏应注明开启时间,使用不得超过7天。
6、无菌包、无菌槽开启后使用时间不超过24h。
7、无菌柜内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无菌区,下层为清洁区。
8、治疗车应备快速手消毒剂;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7月份培训考核
考核内容:日常消毒隔离制度
考核时间:7月24日下午3点
考核地点:二楼会议室
一、医务人员上班应衣帽整洁、戴口罩,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应及时摘手套并洗手。
二、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医务人员每次诊疗前后应六部洗手或用消毒剂擦手。
三、保持室内清洁,定时开窗通风。
四、各种物品表面(桌、椅、门、门把手等)每天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一次,被血液污染时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五、地面湿式清扫,保持清洁,每天用每天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一次,被血液污染时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及时消毒处理。
六、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1、腋下体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选用75%乙醇或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10—30分钟后,清水冲净,擦干,备用。
2、听诊器:每天用75%乙醇清洁消毒,若有污染随时用75%乙醇擦拭。
3、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洁或消毒一次,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立即浸泡在1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中30分钟,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8月份培训考核
考核内容:基础院感常识
考核时间:8月28日下午3点
考核地点:二楼会议室
1、消毒的定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2、灭菌的定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状态
3、什么叫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4、什么叫传染源隔离:将处于传染期内的病人同其他病人分开或将传染源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下。
5、消毒作用水平分哪几种:灭菌、高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低水平消毒
6、高效消毒的定义:杀灭一切致病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如紫外线消毒)
高效消毒剂的定义:杀灭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
7、中效消毒的定义:杀灭或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
中效消毒剂包括:碘类、醇类、酚类
8、低效消毒的定义: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的方法。包括(通风散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低效消毒剂包括: 洗必泰、新洁尔灭、中草药消毒剂。
9、消毒的种类: 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