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典海
反思就是反省,思考。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最近负责65岁以上的体检工作,感动的地方很多。看到李振预约登记时一丝不苟的态度,就理解了他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粉丝。不只是李振,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个优秀的群体,我们需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我们近三年的营业额以近20%的速度递增,今年的1-9月份医保数据显示参保人员增加33%。我们所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常院长及时提出“我们的软实力建设应及时跟进”,而我们是否意也识到,是否能及时跟进。
面对外界日新月异的经济市场,面对医保的费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哪些要有所为,哪些应该不所为。
我们中心发展至今,“高原平台”问题越来越凸显。想再提升,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再学习的问题,思路的问题、理念的问题、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等等。
近期院务会上,常院长提出2013年要向管理要效益,李书记指出要打造新加坡模式。令人赫然开朗:领导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剩下的就看我们怎么做了。
附:
有的企业是被饿死的,有的企业是被撑死的。
90年代的巨人就是被撑死的。
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当电视里的广告一直刺激着我们的视觉的时候,也许我们很少联想到史玉柱。因为行业的原因。
史玉柱,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浪潮中,无疑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因为他经历了从一无所有到亿万富翁,再到一无所有;从一无所有又到亿万富翁的跌宕起伏的经历。“巨人倒下”也成为一个典型的教案。
1989年,27岁的史玉柱就投入到下海创业的大潮中。
1991年,借债4000元承包下天津大学深圳电脑部,成立巨人公司。
1992年,成立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实现利润3500万元。决意在美丽的珠海盖一栋自己的大厦,但是需要资金超过12亿元。当时他手头的资金只够盖楼花的。
1993年,巨人的销售额达到3.6亿元。下属全资公司达到38个。
1994年,在他一次又一次和总理握手之后,巨人大厦动工。这座最初计划18层的大厦被不断加高,从18层到36层,54层,最后到70层,他要盖“中国第一高楼”。也开始了多元化扩张之路。
1995年,巨人推出12种保健品,投放广告1个亿。史玉柱开始了盲目地扩张。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调动全部资金,但是巨人集团仍危机四伏,产生烂帐3个亿。
1997年,只盖了三层的巨人大厦被迫停工。史玉柱背负着2.5亿的“中国首负”,黯然离开。
时年,史玉柱只有34岁。
巨人大厦倒下了,巨人集团被撑死了。但是史玉柱没有倒下。之后的3年里他开始了反思:
“我是一个著名的失败者。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觉得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就是那段永远也无法忘记的刻骨铭心的经历。”
“作为我们曾经失败过,至少有过失败经历的人,应该经常从里面学点东西。人在成功的时候是学不到东西的,人在顺境的时候,在成功的时候,沉不下心来,总结的东西自然是很虚的东西。只有失败的时候,总结的教训才是深刻的,才是真的。”“对过去成功的经验再好好总结,尤其是对失败的教训,下半夜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仔细想一想。反正睡觉也想,想一想实际上对你有很大收获,比你看书更有用。因为有的书离你远,那是看自己过去写的东西。”“ 最痛苦的时候,压力最大的时候,脑子里面只有一件事儿的时候,我把全国分公司经理招到荒山脚下北大门那个地方,招待所里面,然后在那个地方闭门开批判会。大家批判我,批判了三天三夜,我觉得那个就很有用。”
反思之后2001年史玉柱借了50万,二次创业,还是从保健品做起 ,再次成为亿万富翁。2004年开发网游,凭借巨人网络在纽交所成功上市,跻身中国IT业富豪之列。
史玉柱又成功了,但他依然没有停止反思。
一方面,虚假泛滥的保健品市场,及十年未曾改过“送礼就送脑白金”的庸俗广告,还有其暴利行为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市场的反感。另一方面,史玉柱在网游开发的“免费模式”在招来大量用户的同时,也让青少年用户的“网瘾”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史玉柱却突然发现自己俨然站在道德的对立面上。
很多人关注史玉柱不仅因为他的成功,更因为他是一个传奇。他创造了一个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
史玉柱的跌宕起伏的经历,他的成功有诸多因素。但我认为反思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