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带翅膀的病毒搅得世界人民不得安生,防禽流感,人人重视。也有人谈禽色变,担心禽流感与人类流感“同流合污”,对此,我国著名传染病专家、解放军302医院姜素椿教授指出,对于新型流感要重视,但是不要恐慌(预防禽流感报道请见11月7日本报《健康主义》)。
1.流感大流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起病急骤、传播快、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可引起暴发流行。流感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染且易变异,防治难度大。
但流感要发生大流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具备病原体条件,即毒力强、对人类有高杀伤力的流感病毒新亚型,或过去老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对现代人形成威胁。其次,人群易感性,这个条件服从于第一个条件,即群体对它抵抗力低弱。第三是适宜的气候、环境利于病毒在人群中快速传播,而造成社会人群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2.禽流感和流感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禽流感是禽类间的流感疫情,过去叫鸡瘟,一般不感染人。从H5N1型两年来的传播上看,只是偶然感染到人,现在没有确切的证据证实禽流感已在人间传播。但由于从1997年开始,感染人的H5N1型近两年已经在东南亚发生了多人感染,多例死亡,加上人类普遍对它缺乏抵抗力,接触后容易感染,因而人们担心病毒变异后对人类造成新的危害。另一方面,人类流感病毒中也可能有新变种“登场”。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从1997年就开始发出警告,新一轮流感大流行很可能要到来。
3.预防人类流感更重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国际经贸往来的不断加剧,经济越来越发达,交通越来越方便,各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人的流动性空前增强,现代化交通工具可以在十几个小时内将人们送到世界各地。只要一个城市出现传染病,它有可能在一天之内传播到地球上任何一个城市,加上它潜伏期短,应该说流感病毒的传播条件比以前还要优越,危害也更大。
流感病毒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同人类周旋,流感的局部流行从未停止。而且流感病毒最大的特性就是变异频繁,由于能通过空气传播,客观上加大了人类预防的难度。
流感病毒在较低温度下更易生存和传播,而冬春季节温度都偏低,这也是流感偏爱在这个时节的一个原因。
4.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是注射疫苗
作为传染病的预防,最有效的方式是注射疫苗,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抗病能力。对于易感人群而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譬如,做好防寒保暖,注意居室通风,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等。
流感无论传播多快,传染性多强,只要人们有充分的认识,有良好的心态,有科学的防范措施,就能将其有效地控制。公众了解当前传染病的流行态势和特点,做好自我防护是必要的,但也不必过度紧张。黄显斌
流感&流感疫苗
人类对于流感的认知,是经历了血的教训的。1919年西班牙大流感曾经袭击全球,当时死亡人数甚至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被魔鬼侵入”,这是当时人们对流感的认识。1997年8月,美国病理学家约翰·哈里宾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的冷冻尸体中成功地分离出一种流感病毒。经过实验,证实这种病毒正是那次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典型病毒。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名称有相似之处,因而很多人认为流感就是感冒,其实不然。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和普通感冒在病原体、临床症状及疾病后果等方面完全不同。它不是普通感冒的流行,而是一种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需要特别加以预防。
流感疫苗有三种
目前,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有三种: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每种疫苗均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和乙型3种流感灭活病毒或抗原组分。这三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相差不大,都没有感染性,不会引起流感,但是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发生与疫苗无关的偶合性呼吸道疾病。可能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对症治疗即可,不会影响疫苗效果。
接种流感疫苗的重点人群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2岁以上的孩子,医护人员,托幼机构儿童及在校的大中小学生、教师,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
疫苗接种也有禁忌人群:2岁以内的婴幼儿;妊娠3个月内的妇女;慢性病患者及体弱者;免疫力低下者;目前正处于急性感染、发热的患者,应推迟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