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内容及流程
2013-03-12 13:58 来源: 望京网

    (一)“健康状况早了解”--个人健康评估及规划。
    首先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居民个人健康信息,每年年初对其进行1次健康状况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量体制订1份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个性化的健康规划。使居民不仅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知道如何自我干预。并在年底服务完成后,进行效果评估,并调整下一年服务规划。


    (二)“健康信息早知道”--健康“点对点”管理服务。根据签约家庭健康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健教资料,及时将健教材料发放到签约家庭,每年不少于1份,并做好知识解读。
    及时将健康大课堂和健康教育讲座等健康活动信息和季节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告知签约家庭,每年不少于1份。


    (三)“分类服务我主动”--根据居民不同健康状况和需求,以慢性病患者为首要服务对象,提供主动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每年不少于4次。


    (四)“贴心服务我上门”--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上门服务内容可包括:查体、康复、护理、中医适宜技术。


    (五)“慢病用药可优惠”—对于医疗保险社区目录新增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药品,取消个人先行负担的10%费用。
    以上服务为基本服务项目。

    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流程
    (一)宣传。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通过多种渠道与辖区家庭取得联系,宣传和解释家庭医生式服务,充分告知并引导居民签订协议。
    (二)签约。按照自愿原则,与愿意接受服务的居民签订《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并存放于家庭健康档案中,共同履行协议条款。居民可根据自身健康需求,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具体所需的服务项目。原则上为一年一签。
    (三)服务。按照协议约定,各团队落实各项服务承诺,并将各类服务详细内容记入健康档案、工作表格,以备考评。
    (四)评价。各团队为居民提供服务后,应及时掌握居民评价,根据居民反映,对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进行不断改进及提高。
    (五)总结。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及时填报《家庭医生式服务月报表》(附件2),并定期收集、上报工作动态。

    附件:家医服务内容和流程.doc

 论坛精选
·团结湖公园 ·人还挺多
·小编你好!我发的孙河 ·有钱人的生活品质
·卡住啦! ·这短信啥意思?
·八月来了 ·德胜学区避坑人定湖西
·据网络NHK报道日右翼已 ·签到啦
·不能被替代的……老面 ·#暑期游记# 高原盛开
·#暑期游记#酒仙桥润 ·再巩固一下……破酥火
·#暑期游记#随手拍望 ·少林寺!
·望京南站与机场线的转 ·地铁站内也能摆摊?
·北京2025年上半年跌幅 ·四百多徒步穿越乌孙古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