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技术将用于食品安全 北京食品安全条例拟年底出台 “指纹”图谱备案可鉴别劣质产品。
本报记者 刘宪银报道 昨天,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长王建华表示,《北京市食品安全管理条例》将于7月份提交市人大一审,可望今年年底前出台。
昨天,北京市政协委员到北京市工商局,对食品安全监控、电子商务监控、广告监测、12315投诉举报等平台进行调研时,北京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种新型的“指纹”图谱技术将应用在本市的食品安全监控当中,它可以迅速地鉴别劣质产品、筛查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据介绍,北京市目前正与清华大学开展红外指纹图谱等前沿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控当中的应用研究。相关研究人员介绍说,不同的产品都有各自的特定程序,红外指纹图谱这项技术通过对物质产品进行红外扫描,得到了该类产品的指纹图谱,然后将该类物质的信息进行存储备案。
食品安全监控中心正在对此类信息建库,如果对某种食品疑似造假或存在有害物质,就可以通过与信息库里的该类食品指纹图谱进行比对,从而得知该产品是否劣质或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有了它,北京市就有了“高科技”的监控中心。
据了解,北京市目前已完成了奶粉、葡萄酒等多项食品的“红外指纹”备案。今年内,这项“高科技”技术将应用到食品安全监控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