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新垚
三个人就是一个团队,三个人可以干很多事情,比如组织一个学习小组,成立一个党支部,也可以建设一个卫生站,这就是南湖中园卫生站了。有不少三个人的成语和谚语,感觉形容我们三个也很贴切。
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们三个人里,李振是当之不愧的老师了,让我和小倩两个门外汉,现在变得基本上除了扎针什么都会了。以前我看见中医总有逃避的心理,感觉在中心怎么着也不会让我去拔罐放血吧,现在中医理疗项目必须什么都会,最大程度利用好时间进行周转,让李振同志只扎针,剩下的交给我们俩。在李老师的倾囊教授下,常用穴位、放血方法、刮痧走罐都已经熟练掌握了。小倩是院感老师,规范六部洗手,如何消毒泡制血罐、污染物,让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保护好我们自己。小倩还是财政部部长,领个办公用品和平时的津贴都要经过她,我总是乱丢笔,用的时候找不到,想着再去领一根,小倩那里可是通不过,“上次领过笔了,只能领笔芯,还得用用完的来换”,没办法我只能去找笔了,有勤俭持家的小倩在,想浪费也不行。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开站到现在,我们总是遇到各种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理疗患者人数增多。如何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分配,我们先后通过增加床位,调整理疗流程,进行预约登记,分流理疗病人,尽可能的服务好每一个来站就诊的患者,这些都不是我一个人想出来,也不是沟通一次就能想到的,是三个人在一起想、一起商量、一起实践、再一起调整。
门诊日的大量工作负荷常常需要加班加点,在送走最后一个病人以后,在打扫卫生、清洗血罐、清理医疗垃圾以后,这个时候还不会下班,还会针对今天门诊上出现的问题,比如患者对理疗时间或拔罐起罐哪里不满意时,我们应该怎么和患者解释沟通;比如今天谁的治疗单开的不对,应该怎么统一格式;还比如谁理疗贴片的位置不对或开神灯忘转计时(主要都是我,自我批评一下),类似的小问题,下班的时候三个人总要坐下来说说聊聊 。有时候下班真的很累了,李振就躺在理疗床上,我们俩斜靠着椅子,也要在一起商量,就怕把问题遗留给明天,明天再忘了,下一个针灸日又出现同一个错误。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现在卫生站的运转有我们三个人,但是赶上谁有个什么事,就很难进行周转了,需要中心和兄弟卫生站的帮忙。前一阵小倩结婚短期请假(在这里再恭喜一下),患者却只增不减,无奈下向中心求助,中心安排新来的护士乔文静过来帮忙。小乔虽然不熟悉中医针灸,但只是起针、起罐、放血,就帮了我们不少忙,缓解了门诊压力。除了说声谢谢,我们唯有用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服务好前来就诊的患者,回馈关心我们的每一个人。
现在的中园卫生站在打基础,为医保审批打基础,为卫生站的整体运转打基础,为增加患者就诊打基础。我相信: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