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明鑫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黄生借书说》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书非借不能读也。中学学习这篇课文之时,无论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书非要是借的才能好好读呢?
从小,爸爸妈妈就告诉我,需要什么回来告诉我们,爸妈一定想办法给你买。也许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吧,总是能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把自己喜欢的图书一本一本的搬回家,虽然家中并不富裕,但爸爸妈妈对我买书的要求却是有求必应,从同学那里知道了有什么好书,回来总是第一时间让爸爸妈妈给我买下,就这样还不到五年级,我房间的小书柜就让我给塞的满满的了。但现在回想起来,能被我从头自尾认真阅读完毕的书几乎很少,读完了也没有留下深刻的映像,更不用说读书笔记了。
工作后,也时常光顾西单图书大厦,频频将各种书籍带回住地,可渐渐发现自己少了一份读书时该有的平静,往往是一本书买回来,却又无心阅读,往往读完一本书需要几十天时间,有时甚至买回来放在床头就再也没看过。大家都知道,北漂常挪窝,每当那时,这些笨重的书籍着实让我头疼。后来,为了少买多看,便决定去首都图书馆借书,可是,路程太远,借书量也有限,慢慢的越来越不想去了。有时候仔细想想,不是书不精彩,不是图书馆路太远,不是没时间,只是自己身边的诱惑太多了吧!朋友之声、电视之音、生活之事、工作之忧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时间,而我又是那么的经不住生活的诱惑。
而如今,单位有了自己的小图书馆,虽说藏书不多,但也足够激起我对阅读的兴趣。我迫不及待的借了一本书,拿到书的时候,翠燕叮嘱我:“图书一个月到期,到期记得归还哦!”看着这本厚厚的书,一种紧迫感油然而生。因为是自己借来的,所以定是自己最想看的,一个月的期限,生怕自己看不完,看到精彩的内容,又怕自己日后会忘记,就自觉地做起了读书笔记、摘抄。此时方忆起,以前那些读书的日子,是多麽值得珍惜!以前读书时所得到的收货是那么的少!不觉中,还真是应了这句话:“书非借不能读!”借来的书,往往能充分的被利用。
我们的小小图书馆,让我理解了“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解开了萦绕我心头多年的疑惑,感谢我们的小小图书馆,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的利用它,去充分的感受阅读的快乐,体会知识的力量,由此丰富我们平淡的生活。
可这话说回来,我们都去借书读,那哪里还有可借之书?难道书真的非借不能读吗?对于真正爱书的人来说,自己买来的书和借来的书又有什么区别呢?恐怕区别并不在于书,而在于读书人的读书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