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勇
“中国足球”这个不陌生的名词一出现,估计会使大家沉默不语,甚至大跌眼镜、大倒胃口。这样的异常反应,多半也是源于多年来的足球成绩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丝毫没有上升、向前的趋势。也许偶而会出现光鲜亮丽的一面,但这样的光环也只是昙花一现的精彩瞬间。大量的不合理的扩大和投入,换来的并非是质的改变,而是背离质变水平越来越远。这些始终让大家徘徊在“失望—希望—再失望”的情绪中,“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反应吧。
“爱之深、责之切”,毕竟都是中国人,同属华夏子孙,这样的情况有情绪也是正常。一再抱怨、一味训责,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则更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所以还得痛定思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性逐个解决,才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出路。
大家都知道,不久前震动整个中国足坛的一场比赛,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1:5主场输给泰国青年队。比赛的过程和结果堪称“耻辱之级”,还创造了自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国家队在本土输的最大比分。比赛还未结束,球迷的谩骂声早已响起一片,部分球迷甚至还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就连赛前为国足连续失利打抱不平的前国脚们,赛后也纷纷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意见。各方媒体也从多个层面报导了这场比赛,似乎像是刚发现失败足球这块“新陆”。其实这样的失败,在进入多数人视线之前,早已注定。
“偶然中透露着必然,必然必须通过偶然才可出现”,这时事物发展不变的规律。一次比赛的失利或许是偶然,但是长期的失败则是必然。中国足球的现状绝不是刚刚发生,而是逐渐衰败多年的结果。只是这次的“中泰之战”较为“偶然”的惨败,才令整个中国足坛彻底认清“自己的位置”,只是彻头彻尾的亚洲男足三流球队的水平。
回忆男足相对“自豪”的成绩,还是2002年首次进入世界杯赛场。但是三场比赛0进球的尴尬纪录,还是要令我们认真思考:“存在的差距为何如此巨大?”此外,就是曾获2次亚洲杯亚军的成绩,不禁让我们产生:“一举拿下亚洲冠军的想法。”可是这一切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实力论成败。也许这就是多年来看,我们从未获得亚洲冠军的最好理由。
“打平就可出线”,似乎是我们至今无法逾越的“万里长城”,一次次惨败的经历,深深地刺痛了球迷的心。作为体育大国的我们曾经1:2负于中国香港,0:1不敌也门,2:3负于卡塔尔,甚至亚洲杯小组赛直接淘汰等等,这些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无语问苍天”,也令我们一遍又一遍请来传说中的“救世主”。从最先的施拉普纳,到现在刚辞退的卡马乔,中国足球经历了一批又一批外籍教练,但最终结果都不约而同:“兵败让位,拿钱走人”,谁也不会管依然落后足球水平该如何发展?
甚至就连不久前“中泰之战”的“败军之将”—卡马乔,赛后不久被赶“下台”,还嫌获利太少,居然上诉国际足联,来寻求“援助”。他曾经是“世界名帅”,但是执教中国男足的水平,远非他名气那样大,那带队的成绩就更加“惨不忍睹”了。执教前的合同,充满悬疑,至今没有人出来负责?“下课”后的“牛气”,更是让每一个华夏子孙都无比愤恨。纳税人的辛苦钱,再一次被这些外籍“米老鼠”所吞噬。祖国发展积累的“综合国力”,又一次被获取“卡帅”合同中回扣的“败类”所占有。
“耻辱的成绩”背后透露出“耻辱的合同”,仿佛把我们的思绪又带回到当年旧中国—“辱国丧权”的时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的现实出现,只能让“老大中国”变得更加衰败、落后。如今“卡马乔合同”完全是现实版的“不平等条约”。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不会发挥出来。其实与“卡帅”签订合同前,这些就已经注定,最后只能是更加“欲哭无泪”的悲剧结尾。
相对早被“伤透心”的中国男足,被誉为“铿锵玫瑰”的女足,曾经是“失望男足”背后的希望,但为中华民族所自豪的荣誉,也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目前存在脑海中的辉煌成绩,还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亚军、1999年美国世界杯的亚军,记得当时自己和母亲凌晨4点起来“观战”120分钟,见证了女足姑娘们勇夺世界亚军的激动时刻。
也许我国足球“大环境”的确欠佳,获得世界亚军的中国女足也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成绩的日见下滑,使得过去只会出现在男足的名词—“恐韩症”、“恐日症”,也逐渐被女足所“传染”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家门口的最大赛事,我们的“铿锵玫瑰”却被形容为“东洋魔女”的日本女足0:2击败,隐恨止步于“四强”之外。近些年,世界赛场上也未见到女足的身影,实力的下降、排名的下滑也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的女足,现在也只是亚洲的二流水平。
在体育强国的中国人心里,这些都是在不断失望中寻找希望的动力。要完成“改变现状、提高水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就必须要有所比较。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认识,有认识、才有提高。当然这些方面的前提,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中国足球的发展也是如此,投入的不断扩大,不一定就会换来同等的回报,关键是投入方向是否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名帅”是该请,但关键要走适合中国足球发展的道路。
“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路”。发展,就是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这些既要借助别国的发展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胜不骄、败不馁”,认真研究、不断向前。也许道路很曲折、漫长,过程很艰辛、坎坷,但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其实一次比赛,犹如一场考试。国内的职业联赛,相当于平时的训练。这个过程一定要认真对待,来不得半点虚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逐渐提升自身水平。用每次的小型比赛或模拟考试,来检验积累的程度、衡量实力的多少。赛前认真准备,赛后深刻总结,针对性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次的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通过失败来发现、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提升发展的空间。只有“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不断向前、努力发展,相信在不远处等待着的是属于我们的胜利。
最后,敢问:中国足球路在何方?答:路在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