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素芳
看着妹妹在收拾行李,我的鼻子酸酸的,心里满是不舍。三年前,我第一次过年值班不能回家,妹妹来陪我;今年她放假一个月,来北京陪我呆了两周。跟之前相比,妹妹长大成熟了很多。记得小时候她是我的跟屁虫;是家里最懒的,几乎从来不洗碗;脾气最倔强,经常和弟弟打架……现在她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半工半读,自己买菜做饭照料自己,休假时还会主动申请去农场里做义工。她说她在泰国说着泰语没人质疑她是外国人,她说她特别憧憬西藏,想毕业后直飞尼泊尔然后从那走进西藏,她说她想申请去可可西里当志愿者照顾野生动物……她的想法层出不穷,她的世界多姿多彩,即使离我越来越远,我们也永远是血浓于水的好姐妹。
妹妹的远行只是个引子,也许是正值多事而之秋,看着金黄金黄的银杏树叶,看着秋风一扫落叶归根的景象,总是难免伤感。回想这几年,看过的风景、经历过的人事、走过的旅途,不禁感慨,不免回忆往事、多愁善感起来。
09年,我未满22岁来到医院,那时候大家下班不紧不慢,或者吃过饭了再回到医院呆着。那时候的我们,单纯简单容易满足……
工作后第一次出行,是参加新员工游北戴河。小伙伴们在海边嬉戏打闹拍照的记忆犹新。当时一起的阿翟和老杨,如今前者孩子已会打酱油;后者也随夫归故里。
10年,第一次出省游,我选了向往已久的江南水乡。即便行程满满,还遇上极品导游与司机,同事们互相照顾也玩得尽兴。当时同行的小倩现已初为人母,小胖也名花有主。
11年,第一次踏出国门,游了新马;12年去了泰国。这两次出行都是跟宿舍的小伙伴一起。在住宿舍的几年里,人员稍有更替,只有我和莹姐坚守“阵地”。不免感慨,我俩何时才愿意结束宿舍生活啊。呵呵,陈医生不是唱到: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13年,我选择去了“差评”最多的海南,尽管伙食一般般,但带着美丽心情,也玩得很愉快。
近期,我再次邂逅厦门……去年纠结于北京—厦门30多个小时的火车车程,有过想放弃的想法,于是询问老豆(粤语爸爸的意思)要不要去。他很肯定的告诉我,三十多个小时真不算什么,他15岁时曾坐过一星期的火车呢;而且厦门很美、值得一去,在他的强烈鼓励建议下,才有了我第一次厦门行。时隔一年,当我登上飞机再到厦门时,不禁想起老豆的话来。今年,他只道了句“平时上班挺累,好好休息”就把我打发了。去年十一的厦门很热,游玩的人太多,以至于当时对厦门印象不咋地。这回去的时候是淡季,游客相对少了,道路都变得宽敞了,而且从雾霾的京都过去,那儿简直是天堂,碧海蓝天,空气清新,心情舒畅。真有种想要留在那儿生活的冲动……
人们常说旅游是从一个你呆腻了的地方到一个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其实我认为旅行完全取决于心情,心情好好即使在楼顶上晒着太阳也会觉得世界是很美好的;心情糟糕,即使面朝大海也不见得春暖花开。就像梁小姐唱的:其实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
这几年,我还跟各路小伙伴们去过天津游塘沽、西安看华清池兵马俑、山西游平遥古城、大同悬空寺云冈石窟、青岛啤酒之城、湖南长沙凤凰古城、赏过洛阳牡丹、访过嵩山少林……
时间流逝仅仅是脸上皱纹的烙印,旅行的足迹带来的更多是心灵上洗涤。我喜欢电影电视,跟着剧情融入其中感受人生百态;我喜欢美食美味,色香味俱全饱餐一顿才是最有安全感的;我喜欢旅行,旅途上的风景和人给我很多启示;我喜欢……
机缘巧合,在这几年里,我的职业轨迹也发生变化,摘掉燕尾帽,转战公共卫生。在质疑遗憾欢迎鼓励声中我走过来了。被同事和患者认可,是我最大的收获。回首这一路走来,感谢帮助我支持我的同事朋友们,愿我们且行且珍惜,相离莫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