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GDP将增长10%,2008年将增长9.8%。昨天,亚洲开发银行出版的《2007亚洲发展展望》(以下简称《展望》)给出了对中国经济增长最新预测数字。《展望》预期2007年和2008年的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但仍接近10%,远高于规划设定的目标,亚行同时预测,通货膨胀率(CPI)有所上升,但仍在正常范围,2007年 为1.8%,2008年为2.2%。
工业减缓 农业提高
在给出宏观预测的同时,对于不同行业的变化,亚行也做了预测,亚行认为,由于部分行业出现明显产能过剩,预计工业增长率将从过去两年的12%左右减缓到2007年的11.0%和2008年的10.8%;农业的增长率将由于政府对发展农村的新一轮关注,将因此受益。“如果没有严重的天灾,农业的增长率将由过去5年平均的4.4%提高到未来两年的5.2%-5.4%。”亚行预计。
另外,由于政府推动消费的努力以及2008年奥运会相关支出的带动,服务业的增长率有望达到10.4%-10.5%,由于各种政策的约束,尤其是针对能源利用、污染以及房地产投机的约束, 预计名义投资增长率将放缓至20%。在农业、教育以及卫生等优先发展领域,公共投资将会持续增加。
其中, 农村将会获得更多的基础设施投资,农村小学和初中的学杂费将被免除,2007 年卫生支出将同比增长87%。另外,始于2003 年的医疗保险计划的覆盖范围将继续扩大,预期将覆盖农村80%的人口。这些措施将促进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政府扩大农业投资并实施粮食最低保护价,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从而有利于居民消费的稳步增长。
“2007 年前两个月,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7%,增幅同比加快2.2 个百分点,这是消费需求走强的一个信号。”亚行方面认为。
中期看好中国经济
对于中国经济中期的走势,亚行的态度也比较乐观,亚预计中国中期GDP的年均增长率在9%左右,5年内通货膨胀率将有所上升,但年均增幅不会超过3%。亚行方面给出支持上述预测的依据有: 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加快工业化进程,因此投资仍是维持较高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收入差距以及城乡发展之间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政府将通过鼓励落后地区发展而不是限制发达地区发展来缩小差距;大量的失业和不充分就业意味着政府仍将面临就业压力,而这需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不断增长的技术进口、日益提高的国内生产率以及外国直接投资和其他资本的流入,都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另外,亚行方面认为,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因素还包括来自法律、法规的完善力,如2007 年1月举行的第三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为改善农村融资状况提供了保障。
风险将来源低效过度投资
在经济看好的同时,亚行也给出了风险提示,亚行认为,中国国内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如果地方政府还像过去几年那样,不能全面贯彻中央政府的紧缩性政策,GDP 的增长可能超过上述的预测值。而如果投资仍按每年20%多的速度增长,其作为多年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很可能变成引发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个风险因素在于,由于低效投资、生产能力过剩、价格下跌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导致企业利润的下滑。
亚行方面建议,为防止这一情况的出现,政府就必须采取更严厉的行政措施以控制投资过快增长。如果所有限制经济增长的措施都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则2007至2008 年的GDP 增长率也有可能下降到9%左右。而有关通货膨胀的主要风险在于,政府可能以超过预期的速度提高公用事业品和服务的价格,导致通货膨胀水平高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