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注意力体现在完成考试或作业的任务中 供图/CFP
刚刚上一年级的小虎特别爱动、没“长性”、很难注意力集中、整天搅得学校和家庭片刻不宁。妈妈原以为经过了一个学期的适应,他应该有所长进了。然而,已进入第二学期的小虎,好像并没有什么变化。上课爱做小动作,爱“开小差”,做事没有耐心,丢三落四;在家里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跟同学不愿合作,不亲近。为此妈妈十分焦急又不知所措。
事实上,很多孩子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很多家长没有了解个中奥秘。
“注意力障碍”,可能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的特殊表现,它像感冒发烧一样,属于生理心理过程。但这并不可怕,注意力障碍儿童只是在自我管理和注意力集中方面有一定的困难,但通常他们在其他能力上表现超常,具有巨大的潜力。
人的注意力是有差别的。有的人可以专心学习枯燥的材料很长时间,有的人注意力集中与保持时间则很短,或只能专心于有趣的事情。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与保持方面有缺陷的儿童称为“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这种障碍虽然生理机制不甚明了,但公认与大脑前叶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障碍会逐渐减轻,大部分人可以完全消除。
对于注意力有障碍的孩子,通常的讲道理和批评教育基本上是无效的。因为批评的方法主要是要改变态度,它改变不了孩子的执行机制。遇到这种问题的家长不妨改变一下教育方法:
1.进行注意力方面的训练。
注意力与其他学习能力一样,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我们虽然不能直接训练儿童的行为执行机制,但却可以训练与学习有关的视觉注意力和听觉注意力。
视觉注意力体现在完成考试或作业的任务中。一些注意力缺陷的儿童写字马虎,速度慢,经常写错别字,作业的质量和速度比同年龄人落后,如果我们进行视知觉分辨能力、视知觉记忆能力和视—动统合能力的训练,则能够改善他们的书写能力,并因而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2.听知觉训练。
一些上课不听讲的儿童,在听理解和听记忆力及听知觉分辨能力上显出了落后,他们对老师的指令听而不闻,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如果我们着力改进他们的听理解力和听记忆力,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目前,老师总是强调课堂纪律的维护,关注一些孩子破坏纪律的行为,但常常收效甚微。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训练听知觉。
3.增强学习的刺激。
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孩子,往往对新异的、有趣的刺激较为敏感,所以家长可以增强学习的刺激。如给书本包上彩色透明的塑料皮,使书本带有颜色,或者选择字大一点的书给孩子看,还有给孩子发出指令时可以写在家中准备好的黑板上,醒目地加以标识。让孩子处于信息明显的学习环境中。
4.进行时间管理训练。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非常重要,可以将作业分成几个容易完成的小任务,用定时器进行管理,对于短时间内完成的作业进行表扬和奖励,逐步培养雷厉风行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