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纵容了外企逃税? |
2007-03-29 09:44 来源: 北京商报 |
今天,又一条“公开的秘密”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外资逃税300亿元”。之所以说这是“公开的秘密”,是因为此前已经有不少媒体报道过类似消息,对此我们的税务主管部门也心知肚明。 令人奇怪的也正是这点。既然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有关政府部门为什么不管管呢?这其中自有“文章”——政绩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招商引资就成为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要发展,靠外资”几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摆脱贫困的思维定式。大规模的招商引资,也的确可能使一个地方的经济规模和总量得到迅速扩张。于是,众多地方官员纷纷沉迷于“外资美好主义”的幻想:只要外资来了,一切就变得美好了——外资不仅会带来资金、技术,还能促进国内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如此一来,“政绩”自然也就有了。所以,哪怕要多付出一些,也是值得的。 在这样的政绩观指引下,直到今天,各地的招商引资大潮还是“涛声依旧”,热度不减。 现实是残酷的。外企不是活雷锋,它之所以被一个地区所吸引,是因为能从中赚取更多的利益,甚至是非法的利益。于是,就产生了“长亏不倒、越亏越投资的”外企投资怪现象。我们付出的,却是宝贵的土地、超国民待遇,以及引以为豪的“廉价劳动力供给”。 当前,除了尽快加强税收及其他形式的监管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现有的政绩考核方法与指标,是现在地方官员们的政绩观。“惟GDP是论”、“大放数字卫星”等无不说明,我们的政绩考核观念和方法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日前,来自武汉的一条新闻应该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今后武汉考核官员将以民生环保等指标取代GDP。希望有了更加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类似盲目引进外资之类的政绩工程才能绝迹。老百姓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不是外资造就的“虚假繁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