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论上调存款准备金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再次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4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0.5%.这是央行自去年6月以来第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汤敏:央行加大调控热钱力度 调控仍将继续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表示,央行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目的是对目前我国热钱流入过快,控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汤敏预测:不排除央行采取进一步调控的可能。汤敏还认为,央行不排除下一步加息可能。如果未来几个月通货膨胀与流动性过剩得不到抑制,央行仍可能继续加息。
赵晓:央行调控目的是与泡沫经济做斗争
青年经济学家赵晓表示:这次调整的主题是跟流动性做斗争,防止泡沫经济。原因如下两点:第一:这次调整太正常了,是宏观调控一直以来的主线,主题就是与泡沫经济做斗争,就是为了抵制泡沫。这个泡沫包括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艺术品投资泡沫等等,为什么?房地产价格继续屡创新高、股市继续飙涨、出口继续创纪录等,这些过热的迹象都值得警惕,也是调准备金率的直接动因。第二:央行目前没有别的手段,只有调准备金利率这个手段。因为,汇率不能过高调,影响太大;利率上调的空间也有限,这两个手段都不是很好用,只有调准备金率相对稳妥和有用。赵晓还认为,调准备金率效果很厉害,可以把一部分流动性给没收了。他估计,央行还会上调,因为目前的0.5个百分点,对于主要放贷的银行影响不是很大,也许达不到央行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他说,市场之手和宏观调控博弈之手斗争还在继续!
沈明高:早于预期 年内还将提两次
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举动业界早有预期,按照花旗银行的预期,央行年内还将提两次存款准备金率。但沈同时表示央行此次的调整动作比其预想的节奏要快一些。这显示了央行迫切控制流动性过剩的决心。沈指出,央行要控制流动性过剩不得不控制资金流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今后调控的节奏将取决于紧缩政策效果能否快于流动性的变化。但是沈认为,这种间歇性的微调对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影响都不大,比较而言加息的影响会更大一些,沈表示,要遏制流动性过剩问题,比较有效的方式是控制资金的源头,通过人民币升值使外贸顺差不再扩大。沈预计,人民币全年升值将达7.5%。
曹远征:调控预示了一个加息通道的出现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此次调控预示了一个加息通道的出现。曹远征表示,主要是控制银行流动性过剩,这是央行的目的。提升0.5个百分点,作用有待观察,但预示了一个加息通道的出现。这也与固定资产投资过大,贷款强劲有关,此次提高准备金率,就是为了改善流动性过剩,提高银行资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