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万农民变“上班族” 今年新农村建设投入10亿
2007-04-09 09:49 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数字说话:农民生活节节高

  2006年,北京市15万多名农民加入了“上班族”,收入来源从卖粮食变成了拿薪水。市农委日前表示,今年为解决更多农民就业,政府在农村投资项目中所提供的岗位将优先安排本地农民。

  一个人 困难户谷士雨当上保洁员

  在昌平区马池口镇宏道村,农民谷士雨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保洁员。每天早晨他会和其他3名村民一起在村里扫大街,收集垃圾,清理公共厕所。这份工作让他可以每月从村里领取200元到350元工资。“工资虽然不多,但对我们困难户帮助不小,干保洁还不影响其他活儿。”谷士雨对记者说。

  这种推行农村环境治理的同时又开辟就业新途径的方式,仅昌平区就为农民提供了1038个就业岗位。

  这一年 15万农民成了“上班族”

  2006年开始,北京市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10800名农民成为农村水务协管员,4000多农民走上了乡村道路协管员的岗位。

  市农委主任李进山日前在北京市农村工作会上说,2006年,北京共计解决了15万本市农民的就业问题,他们或担任协管员,或自主创业,或到二、三产业就业,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新政策 设立农村产业促进资金

  今年市级财政投入和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在保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0亿元不变的基础上,新建立农村产业促进资金,集中投入农村产业发展项目。政府在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还设立各种培训项目帮助农民长本事,计划年内完成培训10万人次、新增非农就业6万人。

  政府项目优先招聘本地村民

  李进山在北京市农村工作会上说,以前,农村搞基本设施建设都是按城里的模式搞招投标,这样一来,好多项目工程都包给了外地的公司。像基本设施建设中的道路硬化、厕所改善等当地农民能干的活儿也让外地人干了,自然工资也发到了外地人手里。为解决更多农民的就业问题,今年政府投入支持的各类产业项目和建设项目所提供岗位将“肥水不流外人田”。在政府投资的农村产业项目中,所提供的岗位将优先安排本地村民,“这将为农民兄弟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除了种地卖粮之外,拿到更多的非农业性收入。”

 论坛精选
·勇士营郊野公园遛一趟 ·单位的绣球花正开放
·跟我一起阅读吧 ·电诈小提示
·热爱阅读小达人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五月飞雪 ·望京实验学校小学部夏
·协和的滤镜碎了 ·#望京爆料王 望鑫花园
·#五一放肆嗨 2025年五 ·五月一号 0首富提新车
·#热爱阅读小达人 读论 ·全新全新佰顺象480ml保
·把假期当平常 ·神农架悬崖上的“甜蜜
·碗莲还是菜莲,希望别 ·热爱阅读小达人
·一亿朵花同时开放是啥 ·伊莱克斯迷你烤箱、长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