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数据显示,2006年四季度以来,股市投资者新增开户数快速上升,2006年11月只不过44万户,而2007年1月份开户数高达325.77万户,3月份的日均新增开户数也高达12万户。与此对应,A股的月度成交金额也不断创下历史新高,2007年前两个月累计成交42406.17亿元,是2006年同期的6倍,是2006年全年的一半。
A股市场正在形成财富效应的良性循环:资金的推动下,A股价值被重估,带来股价上涨,产生财富效应。在财富效应的推动下,资金流向A股的趋势也更加明显。
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巨无霸”公布的业绩,则彻底封锁了市场下跌的空间。3月份发布的中行和工行年报显示,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增幅分别为52.38%和30.3%,均超出市场预期。此前发布年报的中国国航净利润同比增长更是高达86.71%。
“我们预计,二季度中国股市价值投资的安全边际:上证综指到达3600点。”兴业证券研究员张忆东说,“这是基于A股按总股本加权2006年静态市盈率(37倍)、2007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率(30%),上半年无风险收益率(2.79%~3.06%)与2007年市盈率(32倍),而测算出的结果。”
实际上,考虑到股指期货预期,以及对大盘股进行趋势投资的惯性力量,大盘到达合理估值区间上端之后,不排除继续向上10%~15%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判断,而不少所谓“国际顶级大师”也被A股狠狠“调戏”了一把。两个月前,当上证综指冲击3000点不成,最终酿成出现“黑色2.27”时,恐慌一度蔓延市场,“泡沫论”也达到顶峰,所有人都在谈论罗杰斯在1月份所说的“中国股市存在泡沫”。然而,3月底,罗杰斯忽然变脸,认为“目前中国股市尚称不上是成形的泡沫,但股价的确太高”。仅隔两个月,罗杰斯就自己打了自己一记的耳光。
应当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A股上市公司,尤其是蓝筹股的业绩增长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