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红桥水产商圈的风光不再,京城的水产中心正在出现真空。京深水产市场、大洋路市场成为京城水产中心去向的两大热门,究竟水产中心南移还是保持现状……

京深:将海鲜市场做专
眼下,随着红桥水产市场的关闭,天民市场闭市也基本已成定局,京深水产市场成为京城海鲜批发市场中心转移的最大热门,同时,针对京深市场接待能力、交通运输等问题也一直存在着很多质疑,而刘展作为京深水产批发市场的负责人之一,如何将市场做大做强则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档口不存在空缺
商报:京深市场的现有规模如何?能容纳多少个档口?有何拓展计划?
刘展:京深水产市场2006年1月10日开业,占地面积约为5万多平方米,今年5月将启动第二期扩展计划,扩展面积约在1万平方米左右,第三期时准备把光彩农贸市场合并过来,直接打通,这就基本完成了对水产市场的改造和完善。现在共有300多个档口。
商报:目前,京深水产批发市场的交易量大约有多少?在北京水产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是多少?市场辐射范围有多大?
刘展:高档海鲜的交易量占市场总量达90%,中低档的经营量也占总量的60%以上。每周的交易额在2000多万元左右。一些市场上可能客户比较多,但是量并没有上去。而市场辐射范围则包括东北、华北以及部分华东地区。
接纳商户扩大经营
商报:现在接纳了多少红桥水产市场和天民水产市场的商户?市场反应如何?有一种说法,如果天民市场闭市,京深水产市场可能容不下全部商户,您如何看待?
刘展:市场现有的80%商户都是从红桥和天民水产市场转移而来。原红桥全部干货商户已经全部转移到京深水产市场,天民水产市场所有出售高档海鲜的商户也已经转移过来,填补了之前市场上高档海鲜的空白。目前,第一批转移过来的商户已经开始赢利。
根据行业惯例,不存在容不下的问题,实际大范围的商户已经定位了。京深水产市场的开办对这个行业是一种整合,而这种整合过程中,大家都在竞争经营,肯定会有一些商户没有摊位。摊位过剩会导致将一些没有经营才能的商户也引进市场,所以(京深市场)第一期如果将整个天民和红桥市场的商户全部容纳进来,那么这种经营也是不成功的,因此,有10%-20%的商户没有摊位是正常的。
面对质疑欢迎竞争
商报:有业内人士称,京深水产市场的水质不好,而且运输存在很大压力,因此不看好其发展前景,对此,您怎么看?
刘展:运输压力并不是很大,一些商户有此看法是因为原有一些商户的习惯问题。随着四环的打通,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交通压力就会有所缓解;物流也基本不存在问题,市场终归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局面。而市场用水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自来水,二是井水,用井水相对便宜一些。
虽然一直有说法认为“南城的水不好”,但市场上一些商户却做得很好。由于一些海鲜池也是新建的,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