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0万现金无人认领
2007-04-11 08:56 来源: 北京晨报

从2003年中国第一家有尝失物招领网诞生开始,有偿失物招领与拾金不昧就成了社会各界争议的热点,一场失物现代管理经营方式和拾金不昧的传统道德之间的较量在争议声中持续着,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有尝失物招领在中国没有法律依据,而随着2007年3月《物权法》的出台,特别是对有尝失物招领方式的肯定,一石击起千层浪,有偿失物招领再次成为社会各界争议的焦点。为此,记者对京城的失物招领进行了全面的采访。

失主悬赏

为寻失物最高奖5万元

●来源:FM1039北京交通广播网

记者在FM1039北京交通广播网站上看到了专门设立的“失物招领”专栏,记者随后对该栏目上一共刊登的16条失物信息进行了回访,他们都是支付了300元一次的失物招领信息费后播放自己的失物招领信息的,除了5条信息无法联系上失主外,记者对余下的11条失物信息进行了有效的回访,失主都是悬赏找寻失物,公开的金额基本上都在1000元以上,记者对没有公开具体酬谢金额的失主进行了访问,最高奖金愿意出到5万元,最低的为1000元,除了两名失主通过交通台信息找到自己丢失的物品外,余下的至今没有找寻到自己的失物。其中超过6成的失主接到过谎称捡拾者诈骗的电话,但因无法说出失物的具体特征而没有得逞。

两次转手领回皮包证件

悬赏最高的李先生连续经历过两次遗失贵重物品,第一次在交通台刊登悬赏招领信息后,一直没有消息。第二次意外地接到了捡拾者的电话,一位市民在马路边捡到了装有李先生护照、证件、银行卡的皮包,立即跟他取得了联系,尽管皮包里的现金等贵重物品已经被第一个捡去他皮包的人拿走了,但李先生出于感激,强行支付给那位送还他皮包的市民5万元现金。

捡到失物找人索要酬劳

成功地找回失物的两名失主,其中一名失主丢失的仅仅是一卷图纸,失主给了送回图纸的出租车司机200元酬劳。另一名失主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刚下车就发现丢了东西,因有的票,立即与出租车公司联系,结果该公司一直称联系不上,之后又称司机没有发现失物,李先生在交通台播放寻物启事后,有人与他联系,索要了2000元酬劳后才将东西还给他。他无意中从对方口中获悉,他只是替一位司机朋友前来交换领取酬劳的,李先生没有证据证明就是自己当时乘坐的出租车司机捡到的,只好给钱了事。

捡拾者遇到失主不还失物

失主史先生的寻物经历更是传奇,在他在交通台播放失物信息后,立即有人与他取得联系,并说出了失物的详细特征,对方嫌1000元酬劳太少,随后就没有了消息,后来史先生在一家网络商店购物时,对方因留有他的手机号主动问起“你是不是去年丢东西的史先生”,确认后答应不要钱换他的物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对方换了手机又没有了消息。因为时间久了,丢失的东西又不贵重,史先生也没有继续通过网站去找寻那位捡拾者。

记者试图联系交通台专门负责失物招领的有关人士时,该台的电话一直处于播放音乐的状态。

招领处

发还失物数量不足一成

●来源:市公安局捡拾物品招领处

待领失物大到汽车小到钥匙

3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西城区德外新德街29号的北京市公安局捡拾物品招领处,仅有20来平方米的失物展览大厅摆满了货架和货柜,里面琳琅满目地摆放着手表、相机、钱包、手机、钥匙等各种失物,整个展览大厅除了三四名工作人员外,在记者停留的两个多小时里,没有一位失主上门查询或认领,也没有前来上交失物的市民。

据在该招领处工作了数十年的老员工王运宗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招领处最热闹的时期,每天都有上万件东西上交到这里,就是捡到一分钱也送过来。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平均每年上交的物品有10万件左右。从八十年代开始,上交到招领处的捡拾物品开始减少,每年1000件左右,并且有逐年递减的趋势。招领处收到的物品,大到汽车、冰箱,小到钥匙、月票夹,无所不包。对那些时间长了容易长毛的物品,招领处工作人员还要用紫外线灯光照射消毒。现在捡拾物品的来源主要靠各公安分局、所属派出所、百货大楼等单位主动上交,个人捡拾后直接交到招领处的微乎其微。捡拾物品以派出所等单位就近发还为主,如果1至3个月内无人认领,就交到招领处保管,一年后还是无人认领的话,就销毁处理或者送到废品收购站、典当行,作价变卖然后上交国家。

900多万元现金无人认领

据招领处的陈卫民科长介绍,招领处如今已有51年历史了,它接收过的捡拾物品累计达到5000多万件,光现金就有1000多万元。虽然50来年“捡钱”达到1000多万元,但迄今为止招领处向失主发还的钱只有30多万元,现在每年接收的1000多件捡拾物品只有七八十件归还失主,大部分物品都处于无人认领的状态。陈科长向记者分析了个中原因:“现在收到的物品中,衣服、帽子占很大部分,相机每年有七八十台,雨伞有一二百把,除此以外就属手机和数码相机价值较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丢个十元八元钱,丢块普通手表什么的也不会让人心疼,像最容易通知主人的身份证等物品,很多人即使接到认领通知也不来,约占每年通知总数的10%。另外,很多人丢失了证件、合同、钱包、钥匙等物品,也不会想到来捡拾物品招领处寻找。”

八成失主认领后口头感谢

记者从王运宗口中获悉,被认领的失物八九成都是证件类的物品,二代身份证一般都会邮寄给失主,一代身份证由于已经全面更新,很少邮寄了。而在这些证件中,经常能见到假证件的身影,像二代身份证中的假证比较多。

当记者问起失主认领失物的心态时,在招领处工作了数十年的王运宗感触特别深:“失主前来认领到自己丢失的物品后,一般都会表示感谢,大多是口头感谢,偶尔也会有写书信前来表示感谢的。表示感谢的失主大概占八成左右的样子,另外有一两成人不会表示感谢,有的甚至还会抱怨,嫌招领处没有更快地把失物交到他们手上。”

中国失物招领网创始人、网站总经理高浩告诉记者:“我们网站开办两年多以来,所刊登的招领信息中,大部分是失主刊登的丢失信息,招领信息只占一两成,其中丢失信息中60%的失主明确表示会支付报酬,作出了明确悬赏的承诺。”

12
 论坛精选
·董小姐是个例还是群像 ·工美馆·非遗馆一层看
·美西北第四日-Redwood ·天气预报
·勇士营郊野公园遛一趟 ·单位的绣球花正开放
·跟我一起阅读吧 ·电诈小提示
·热爱阅读小达人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五月飞雪 ·望京实验学校小学部夏
·协和的滤镜碎了 ·#望京爆料王 望鑫花园
·#五一放肆嗨 2025年五 ·五月一号 0首富提新车
·#热爱阅读小达人 读论 ·全新全新佰顺象480ml保
·把假期当平常 ·神农架悬崖上的“甜蜜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