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沪交易所公布的成交异动营业部中,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营业部上榜数量最多,成交金额也最大。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别,比起江浙资金的快进快出,北京的主力资金操作风格相异,特点鲜明。
合谋:进退有序 在统计交易所公开信息时,经常能遇到北京的营业部集体共同进退的情况。1月5日至11日内蒙华电连续上涨,恰好各日都符合交易所公开信息条件,成为分析北京地区营业部这种操作手法的一个绝佳案例。
1月5日,买入内蒙华电的营业部中前4名全在北京。分别是中信证券北京北三环中路营业部,买入2829万元、921万股;中关村证券北京中关村南大街营业部,买入1631万元、531万股;东方证券北京安苑路营业部,买入884万元、287万股;厦门证券北京远大路营业部,买入699万元、228万股。1月8日,该股涨停,卖出席位中东方证券北京安苑路营业部上榜,卖出950万元,据均价计算约卖出278万股,而这家营业部在1月5日买入股票折合是287万股,几乎相等。可以推测,东方证券北京安苑路营业部先于其他3家主力出清了手中股票。其余3家营业部多等了一天,恰好等来了公司预告业绩同比增长200%以上的利好,1月10日该股继续涨停,1月11日换手率达22.23%,当日卖出第一名中信证券北京北三环中路营业部,卖出3657万元、909万股;中关村证券北京中关村南大街营业部,卖出1959万元、487万股。这两家营业部在1月5日所购股票已基本清仓。
巧合的是,2006年9月29日的吉林化纤、10月25日的惠泉啤酒、2007年1月4日华北高速,都是中信证券北京北三环中路营业部、中关村证券北京中关村南大街营业部双双上榜。1月24日的粤宏远买入席位前5名都是北京营业部,3月7日莲花味精买入席位中有4家北京营业部,汉唐证券北京裕民路营业部、东吴证券北京鼓楼外大街营业部双双出现在这两只股票的买入席位中。只是上述股票后续走势未达到公布买卖席位信息的条件,无从分析卖出时的情况。
北京的营业部集体上榜,同一时间买入同一只股票,然后顺序或是集中卖出,难以用默契来解释,解释为集合优势资金集中运作似更合理。
这种集合优势资金炒作一只股票的思路,也给了中小投资者一个启发:如果当日涨停股票买入的席位中以北京的营业部为主,手中持有这些股票的投资者就可以不用急于卖出,等他们陆续退出时逐步沽售不迟。
单挑:持续操作 北京机构不仅善于合作,单挑也是行家里手。比如裕丰股份最近连续上涨,连续两天公布的交易席位中,只有一家北京营业部。4月6日买入第一名是银河证券北京望京西园营业部,买入2254万元;4月9日又是买入第一名,买入1050万元。这当中没有北京任何其他营业部插手,也没有走江浙短线席位今日买入并拉高,明、后两天出货的套路,在该营业部连续两天大额买入后,4月11日股价虽再次涨停,但成交量呈缩量之势,该主力至今没有出货的迹象。
申购:稳赚不赔 从交易所公布新股上市首日的营业部可以发现,有3家北京营业部频频出现在卖出榜中,金额巨大,自然这些股票只能是申购所得,由于一、二级市场间的差价,这些资金凭借着量上的优势,做着稳赚不赔的买卖。
自恢复IPO以来,已经有95只新股上市,银河证券北京月坛证券营业部在57只新股的上市首日席位中露面,最早是2006年7月25日上市的德美化工,最近一次是4月6日的金陵饭店,按照首日卖出量及当日成交均价匡算卖出股票数量,结合发行价、中签率,推算出这家营业部最多一次申购资金应该是中国平安申购,资金约在2.64亿元。
另外两家走的是专门申购、上市首日果断卖出路子。中信建投北京市三里河路证券营业部是紧挨着月坛的另外一家营业部,这家营业部虽仅上榜12次,但申购资金量高得惊人。天马股份发行价29元,冻结资金4830亿元,中签率0.1633%,这家营业部当日卖出6532万元,约96万股,匡算申购资金达170亿元,如此巨额的申购资金量,难怪其他中小投资者申购往往空手而归。
中金公司建国门证券营业部是另外一家上市首日卖出股票的大户,这家营业部被市场称为大资金盘踞的场所,在新股申购中也表现积极,虽然在95只新股中仅上榜20次,但上榜股票多数是大盘股,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国航均是榜上有名,绝大多数出现在卖出席位中。
相比较江浙资金炒作招商轮船、北辰实业、杭萧钢构,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北京的主力更倾向于低调行事,不显山露水,闷声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