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学生为什么"不好管"
2007-04-20 09:19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很多学校都不允许学生课上拿手机。图为资料图片

  与70后、80后孩子相比 他们确实有很多不同之处———

  编者的话

  本报连续报道的“舔痰案”引发人们对社会转型时期师生关系的思考。当教师不再天然地拥有权力和威严,如何理解“90后学生”,与他们顺畅地沟通;在这个充满困惑与挑战的“新师生时代”,如何调适身心,成了教师、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欢迎您参与我们的讨论。

  请致电:65902020或发送邮件:benshi@ynet.com

  本报记者刘砥砺报道几天来,“90年代后的学生不好管”似乎成为老师们解读“舔痰事件”的一个重要注脚。的确,除了正处在青春叛逆阶段的共性原因,这群出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于“E”时代的中学生与70后甚至80后的学生相比,确实有很多不同之处。根据参与本报“90后的孩子怎么教”讨论的热线和邮件记录,记者尝试找出90年代后学生“不好管”的几点原因。

  ■“历史老师没看过《袁崇焕评传》,让我很失望”

  在东城区某重点中学读高三的杨益飞平时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类的图书,爱好加上用功让他的历史成绩在全年级数一数二。不过提起自己的历史老师,杨益飞的脸上却流露出一丝失望和不屑。

  “每堂历史课我都非常认真地听,但老师讲得只不过是课本加教参。”杨益飞记得上学期老师讲《中国历史》明、清两章的时候,不少同学准备了问题,基本上都来自平时看的武侠小说或者电视清宫戏,从康熙、宰相刘罗锅到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很多问题都想在老师那里得到印证。然而老师在课上不做回答,在课下也回避和学生们讨论,理由是快高考了,这些东西跟考试无关。

  “我开始以为老师确实是觉得大家的问题太远了,于是就想跟老师讨论一下袁崇焕,这个人是课本上提到的,考试也有可能考到。”杨益飞于是拿出金庸《碧血剑》后面的《袁崇焕评传》中的一些事例跟老师交流,历史老师却显得很尴尬,然后理直气壮地告诉杨益飞自己没看过这篇文章,还附带说一句,自己从来不看武侠小说。

  “可能那些故事老师觉得离课本很远,其实那些故事离我们很近,比如武侠小说中的天地会与课本上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以及抵抗法国的黑旗军都有密切联系,如果老师能把这些故事和课本联系起来,我们会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杨益飞失望地说。

  事实上,随着出过国的学生越来越多,很多中学生对英语老师的发音、对地理老师介绍的异国风物都可能产生异议,而本来作为知识权威的老师们,一旦知识结构更替缓慢,就很容易引发学生内心的不满或者不尊重。

  ■“消费者可以投诉,学生为什么不能‘维权’”

  “学生上学也是交了学费的,如果老师的教育我们不满意,我们肯定不会忍着不提出来。”身在私立高中的张帆对电视上报纸上各种的“维权”案例感受很深。

  采访中记者发现,出生在90年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学生不但对自身的尊严和权利意识有更高的诉求,而且有很明显的契约观念,认为教育是家长花钱买的,也是一种消费。在遇到自己不满意的老师时,更多的学生愿意用“维权”的理念处理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服从。

  张帆说,一年前学校从唐山聘来一位中年女教师,她说话有口音,而且对学习差或不守纪律的学生经常会用狗崽子之类的话,后来几个学生和家长联合跟学校投诉,结果那个老师就没留下来。

  “我们班里几乎有一半学生在外面的补习班上大课,还有不少学生自己家里有家教,哪个老师讲得好,那个老师讲得差,我们都能比较得出来。”海淀区北航附中一名姓邓的学生对记者说。
 论坛精选
·热爱阅读小达人 ·阅读《西游记》有感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实木床1.8*2米带垫200 ·又一个帖子被邻友圈推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时间管理启蒙书》观
·我爱阅读 ·蔷薇花
·网络上道德感强的人现 ·朝阳金盏地区一高尔夫
·清华附中最新消息 ·#热爱阅读小达人 "每一
·喜报|热烈祝贺十街坊2 ·怪不得今年飞絮少了!
·发个熊猫视频,刚才发 ·天津发生暴力伤医死亡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