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880种药有不良反应
2007-04-25 08:41 来源: 新京报
      在去年报告的1274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共涉及880种药品,今年,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将从以医院为主体,逐渐覆及全市每一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新发药物滥用者多为女性

  昨天,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06年《北京市药品安全性监测报告书》。

  去年,北京市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共计12740份,比2005年增加26%,占全国报表总数的3.5%.每百万人口平均病例报告数量达853份,远超过全国平均248份的报告水平,位居全国第一。

  报告还显示,去年北京新发药物滥用报告为296例,与前几年相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新发人群中女性比例较高。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指出,45%新发药物滥用者的滥用原因为心理渴求,包括满足好奇感等。33%的人为了生理渴求,包括追求刺激等。

  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张黎明坦言,目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主体仍是医疗卫生机构,去年报告量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数的97%,其余3%来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分布不均衡现象。

  4例死亡病例用过抗生素

  在去年报告的1274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共涉及880种药品,其中化学药品中抗生素报告不良反应涉及使用者累计逾7500例,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循环系统用药。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在去年报告的374例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抗生素诱发的占90例。4例使用抗生素死亡的病例中,2例死于剥脱性皮炎。

  针对此,今年,北京市药监局将重点监测抗生素加替沙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目前的监测表明,加替沙星引发的主要不良反应首先是血糖异常。

  此外,北京市药监局今年将实施对中药注射剂———灯盏细辛的安全性重点监测,同时建议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

  药企将建不良反应采集系统

  结合对重点药物的监测,北京市药监局今年计划扩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网络,着手探索药品生产企业主动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模式。年内,将在北京市每家药品生产企业建立药品不良反应采集系统,并引导药企开展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主动再评价。

  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成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基层网底。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将开展社区居民用药的不良反应症状搜集。

 论坛精选
·全新草莓熊 ·这是我拍到的比花店的
·凭第一感觉 ·现成的,省事儿……周
·等个公交车的时间也得 ·山巅揽胜
·看了心里暖暖的 ·迁安美食实惠好吃8个包
·我的双节假期#国庆第 ·在忙也不能忘记签到
·萌娃向执勤士兵敬礼 ·今日签到
·这个是什么项目? ·#我的双节假期 文章选
·我的摄影日记~扫街摄影 ·#我的双节假期#中山
·这棵树病了,长了个大 ·三亚大悦城天降红包雨
·10月3日宾馆休整打麻将 ·这价格算不算便宜?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