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助推北京基础教育领跑全国
2007-04-26 08:48 来源: 北京日报

 

图一延庆大学生"村官"承担起给当地小学生教授英语课程的任务。 本报记者吴镝摄

  图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将社会捐献的50台全新电脑和网络服务器送到大兴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让同学们兴奋不已。 记者戴冰摄

  2007年4月初,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首份综合研究报告《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中显示,北京总体公共服务水平为良好。值得一提的是,在“基础教育”这一评价指标中,北京成为全国城市中惟一达到“优秀”等级的城市。这表明,市委、市政府多年来重视基础教育已取得明显成效。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北京基础教育在近五年来保持高速发展,领跑全国的重要推动力。”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市62%的面积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在全市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0个远郊区县有中小学1129所,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56%;在校生48.8万,占全市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48%。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首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村里最好的房子是学校

  2006年9月1日,房山7个深山区乡镇9所中学的2600多名学生,“出山进城”,从以前连任课教师都不齐的山村学校,搬进了房山、良乡新城地区的4所千人规模寄宿制学校读书,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城市优质教育。2000年,门头沟山区的中小学建成了第一块塑胶操场,目前该区已经拥有了18块塑胶操场,几年前,门头沟农村学校还没有一个冲水厕所,短短几年时间,该区农村学校所有农村娃都用上了冲水厕所……

  “北京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是让农村教育实现现代化,没有农村教育的发展,全市教育均衡也就只是一句口号。”“村里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学校办学水平提高了,是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前提。”房山区、门头沟区教委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在完全按照中小学办学标准兴建的良乡五中操场上,从山村学校搬迁而来的学生们兴奋地把新学校与老学校作着对比。9所山区中学的2600多名学生下山,市区两级投入资金近4亿元,在阎村镇、周口店镇新建两所千人规模学校,把良乡镇所属的官道中学和房山二中改建成千人规模学校,这四所学校已成为目前房山区办学条件最好的学校。不仅如此,房山区还为外迁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学习补助,统一安排交通问题。

  为适应农村城市化进程,“十五”期间本市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共撤并规模小、效益低的村小和乡以下初中600余所,在县城和中心城镇建设了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中小学。“十五”以来,市政府每年以为市民办实事的形式,优先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实际困难和问题。2002年,为133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配备生活用车,解决山区寄宿学生上学难问题。2003年,农村中小学全部取消明火取暖。2004年,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医务室。2005年,为500所农村中小学配备体育器材。2006年为600所农村中小学配备音乐、美术教学设备,推进农村地区素质教育。今年,市政府将为农村中小学改造旱厕。此外,近五年来,市级财政采取倾斜政策,优先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设备配置和干部教师培训,为远郊区县配备计算机36790台,多媒体1920套,建设电子备课室279个。这些措施使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办学条件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12
 论坛精选
·望和公园香风湖又来了 ·初夏的密云天门山美得
·奥运博物馆 ·外出
·电子琴 ·看看我的手艺
·海淀公园的花草鉴赏 ·俗世奇人读后感
·北京动物园新添小动物 ·送人……枣泥酥皮点心
·母亲节快乐 ·“功夫”停车
·实木儿童手工桌,长83 ·电诈小提示
·奥林匹克体育公园 好个 ·特别的蛋糕送给养我长
·半日游 ·#邻友曝光台 #母亲节节
·这一上午天上一直有灰 ·保定市南面的大型商场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