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已经开始报名了,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传统品牌赛事,从1988年的“如意杯”到现在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在举办过的四届大赛中,许多选手凭借在大赛中的出色表现成了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级地方电视台的业务骨干,像撒贝宁、王志、张泽群、刘芳菲等都是从主持人大赛里走出来的。
放弃海选? 参赛设立最底线
历届主持人大赛都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可是,这两年的“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等节目颠覆了传统的选秀方式,央视那种主持秀加知识问答型的选秀方式在人们看来,不免显得有点过时。那么,第五届电视主持人大赛能否保持以前的高收视呢?
大赛总导演于淼介绍说,央视的主持人大赛虽然采用选拔的形式,但是并不同于一般的选秀大赛。“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给央视输送人才,不和任何选秀节目比较,也没有可比性。”而且,大赛的报名也不同于一般选秀节目的海选,而是有着一定的门槛。这次大赛要求报名者的学历起点为大学本科,在校生也可以报名。记者不禁提出疑问,这样的设置会不会对学历不够但有主持天分的选手不公平。于淼回答说:“既然是为央视选拔人才,就要设置一定的门槛。当然,特殊选手也不排除特殊对待的可能性。”
据悉,虽然门槛高于往届,但是报名开始的半个月时间,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历届的参赛人数,报名者里也不乏硕士、博士等高学历选手。
应对春晚? 首次接受双人组
据悉,这次主持人大赛首次接受“双人组”的方式报名,选手们可以两两结合,以组合的形式参赛。于淼说,之所以加上这种方式,是因为现在大型节目越来越多,一个主持人往往难以驾驭,观众也希望看到配合默契的稳定搭档。这种说法不免让人想起今年央视春晚的时候,在倒计时前因为主持人配合不当而出现的“黑色三分钟。”对这个问题于淼表示:“我们的这个创意是去年七八月就策划好的,和春晚临时出现情况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