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风风尚、大众途安、日产骏逸抢滩市场 MPV市场作为汽车细分市场的代表,将大容量与舒适性进行了完美的结合。随着上海通用别克GL8一句“陆上公务舱”的广告语深入人心,从此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彻底认同了MPV这个概念,也把MPV这个名词和商务用车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说在中国市场,MPV的引进就是为了满足商务需求,在经过05年和06年两年的MPV市场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厂商瞄准了MPV市场这个巨大的蛋糕。
细分市场的升级,引发行业格局的变化 MPV进入中国市场应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口的美国通用雪佛兰的鲁米娜、克莱斯勒的大捷龙、日本丰田的大霸王等许多MPV产品。但那时候MPV的定义在国内算是个陌生词汇,人们仅从这些车辆的外形以“子弹头面包车”来定义这些车辆。在别克GL8和本田奥德赛热卖之后,MPV的概念才逐渐深入人心,后来江淮瑞风、东风风行、起亚嘉华、金杯阁瑞斯等国内厂商推出的MPV产品相继推出现。
但是,MPV的大空间,驾乘舒适性获得了不仅仅是商务的需求,更加得到了家庭用户的追捧。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消费单位——家庭,却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MPV。在中国消费者看来,家庭车辆的购买的第一需求就是让家庭拥有一个移动空间。而中国家庭向来以人丁兴旺为荣,一辆能承载更多家庭成员,并拥有良好的驾乘感觉的MPV将会是其最好的选择。
2006年8月随着陆风推出了专为中国家庭打造的MPV“风尚”和随后日产推出的骏逸。让中国的MPV市场开始进入一个更加细分的时代。使原有仅定位在商务的MPV彻底走下神坛,进入到寻常百姓家。
家用新三样、共同架起家用MPV市场
“捷达、富康、桑塔纳”作为中国轿车的老三样曾经承载着中国消费者的汽车梦,而“别克GLB、本田奥德赛和克莱斯勒大捷龙”则作为MPV的商务老三样扛起了中国MPV市场的大旗。
但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日新月异,轿车老三样已经逐步走下历史舞台,虽说这三款车目前的销量还是很客观,但是由此三款车构成的市场早就被定位更清晰,外型更亮丽的新车给打破了。而随着家庭及个人购车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MPV市场的商务老三样,也不能完全的代表整个MPV市场。
一种车型的完整市场应该是分为商用和家用两大板块。MPV也不例外,商用MPV在中国早已形成相应格局,而家用MPV尚未完全成型。目前市场中定位于家用MPV的主要有三个,大众途安、陆风风尚、日产骏逸。此三款车无论在外形、动力性和操控性上都十分相似,从先入为主的角度来看,我们将它们定义为MPV市场中的家用新三样。应不为过。
此三款MPV以大众途安最先推出,途安在上市之初,明确了自己的身份是“MPS”即多功能轿车。目的旨在争夺家轿市场,但是近20万的单车价格,让许多家轿用户望而却步。但是,由于其定位的原因倒是真的瓜分了不少B级车的用户,使其成为了高端家庭MPV的代表。
而陆风风尚则是第一个在国内定位于家庭MPV的车型,具有轿车的乘坐舒适性、操控性,又兼具MPV的大空间和弹性变化的空间组合,10万以内的价格使其在上市之后便获得了追捧。在设计之初,风尚就以一款专门为中国家庭量身订做的MPV为理念进行研发。清晰的定位和优良的性价比使得风尚上市后彻底奠定了家用MPV的新标准。但是相对粗糙的内饰又让我们感觉到自主品牌和跨国企业之间的距离。
随后推出的日产骏逸,无论在外形设计、操控性内饰的精细程度上都有着纯正的日系车辆的血统。作为第一个定位于家庭MPV的合资品牌,体现出日产对中国市场敏锐的嗅觉和优良的把握能力,但是单车16万左右的销售价格显然是高估了中国家庭的消费能力。
细分之路,成功之选
适合居家又方便旅行,外形时尚、车内空间大、动力澎湃、驾乘舒适,所有这些特点,均已成为家用MPV的标准。这些标准恰恰又完全符合中国家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