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显示近六成在校大学生缺乏明确择业目标
2007-04-30 08:57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眼见就要毕业了,通过网络、同学介绍以及各种招聘会,大四学生小徐一次次地为自己的工作忙碌着。
  “社会上工作机会很多,但适合我的很少。”小徐学的是市场营销,可找来找去不是在大街上搞一些调查,就是做一些派送推销的工作,“这和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状态相差很远。”小徐说,工作中吃再大苦他也不怕,最怕的就是找份看不到前景的工作。

  外企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评价最低

  小徐的状态或许代表了一部分在宁波的大学生。最近,团宁波市委在宁波的18所大中专院校和部分用人单位,对全市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调研,并公布了《宁波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一份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诊断书”。

  宁波现有大中专院校近20所,本专科学生、研究生12万多人。调研表明,与过去不同的是,和小徐一样,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稳定性的追求已经退居次要位置,他们更看重的是工作本身能给自己带来的发展机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的是高层次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64.6%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最看重发展前景。选择稳定性较强的工作的占27.4%,选择自主性工作的有33.9%。而专业对口(5.8%)、人际关系(5.5%)等因素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上,甚至连待遇和收入(18.9%)也不再成为大学生择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此次调查,团宁波市委通过问卷发放、座谈、访谈等形式完成。调查对象为宁波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18所大中专院校中面临就业的青年学生。同时,研究人员还就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看法等问题,对高校教师、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员进行了抽样调研。

  调查发现,就业能力男生普遍高于女生,这种趋势随年级的升高越发明显;高职专科学生自我就业能力评估要高于研本学生;城乡学生就业能力总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能力维度上差异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党政机关、国企等用人单位,还是社会人士或教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评估分数都低于学生自我的评估值,尤其是在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主能力这两方面。

  在用人单位中,外企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评价最低。一些外企管理者认为,大学生到外企工作要能为企业所用,带来效益和贡献。虽然今天的大学生在应聘技巧上比以往有所提高,开始比较注重自我推销,在语言表达上也有很大进步,对外企招聘的方式方法有一定的研究,但目前大部分学生在言行上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往往在培训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学生在追求较高报酬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等付出和多一点奉献的思考。

 

 论坛精选
·望和公园香风湖又来了 ·初夏的密云天门山美得
·奥运博物馆 ·外出
·电子琴 ·看看我的手艺
·海淀公园的花草鉴赏 ·俗世奇人读后感
·北京动物园新添小动物 ·送人……枣泥酥皮点心
·母亲节快乐 ·“功夫”停车
·实木儿童手工桌,长83 ·电诈小提示
·奥林匹克体育公园 好个 ·特别的蛋糕送给养我长
·半日游 ·#邻友曝光台 #母亲节节
·这一上午天上一直有灰 ·保定市南面的大型商场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