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狼共舞的日子
2007-05-07 10:20 来源: 新浪博客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第一家中、美、德合资经营的汽车合资企业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1983年5月5日成立至今,已有二十四年的时间了。在中国的国土上,这些世界上的汽车界大鳄们在中国的合资、合作基本情况及本土车企的状况又如何呢?(注:本文只限对部份乘用车浅析)

    一、欧美车企

    欧美车企的大集团基本都先后悉数登陆中国市场,如: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德国大众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宝马集团、意大利菲亚特汽车股份公司等。最早登陆中国的是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有限公司,它于1983年5月5日与中国的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1984年1月15日开始生产JEEP吉普车,是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道大门刚一开启,中国市场并没引起这些大鳄们的兴趣。德国大众公司拿了一款快淘汰的车型普通桑塔纳试探性地把脚迈进了中国市场,于1985年3月与中方在上海组建了中德合资的轿车生产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同期限为25年。这款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普桑”使德国大众偿到了甜头,于2002年4月12日, 中德投资双方修订和延长了上海大众合作协议, 由原合同期限为25年改为合营期延长至2030年。一石激起千层浪,世界车界的大鳄们寻着这股血腥味蜂拥而至: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由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公司共同合资经营的大型轿车生产企业,成立于1991年,1991年12月5日,第一辆捷达轿车在一汽轿车厂下线。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于1992年5月,是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等股东合资兴建的企业。标致公司已是第二次进入中国市场,第一次生产的是广州标致。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12日,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各出资50%组建而成。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25日,福特汽车公司和长安汽车集团双方各拥有50%的股份。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是宝马集团和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企业。

     南京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4 月,是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意大利菲亚特汽车股份公司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双方各持股50%,经营状况一般。

       二、日韩车系

     与中国一衣带水同属亚洲的日本、韩国的几大车企却是迟到者。如: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三菱、铃木、马自达和韩国的现代等公司。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是日本车企最早进军中国市场的车企之一。由重庆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与日本铃木株式会社、日商岩井株式会社合资组建的合资公司,合营期限30年。

    在中国举国招商引资、合资的大环境下,中国很多车企主动求到日韩车企的门上表示希望合作的诚意,然而,这些邻居大鳄们根本就看不起中国的车企,也不看好中国的车市,我们的同胞们被婉言谢绝。他们看好的是利润丰厚的欧美市场,因为他们已经在那里偿到了甜头,根本看不起刚刚起步的中国车市。他们预言中国的车市培育成熟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我们的同胞们一次次地满怀激情踏出国门寻求合作,最终以热脸贴别人的冷屁股而收场。一次次满怀信心出发,一次次以失败而告终。

    邻居大鳄们不愿合作的理由:一是中国市场发育不完善,法律不健全,他们的投资、合作无保障;二是中国缺乏熟练技术工人,生产的产品达不到他们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生产不出合格产品,会严重影响和损害他们品牌的声誉;三是中国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合作对手会剽窃他们的专利技术。这三个问题有些是事实,有些是他们的顾虑和借口。他们怕中国这些睡狮一旦醒来,就会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和敌人。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欧美车企因欧美市场汽车更新换代周期减缓,石油价格大幅上扬,经济速度放缓,效益下降,车企日子不好过。这一时期,中国一、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成果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大批欧美车企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盯上了中国这一全球车市最后的最大一块处女地。纷纷抢滩登陆中国市场,唯恐迟到赶不上世界汽车业这最后的晚餐。欧美车企的抢滩登陆打破了日、韩车企这些大鳄邻居们的美梦:中国市场是他们的嘴边肉,囊中之物。他们此时才如梦初醒,紧随欧美车企的脚步抢滩登陆中国市场,希望从中分一杯羹。从此,揭开了中国车市诸侯争霸的一幕。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由广州汽车集团公司和本田技研株式会社按50:50的股比合资建设和经营,于1998年7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合资年限30年。广州标致的分道扬镳为其进入提供了条件。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6月的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2002年8月,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更名。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16日。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是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与日产合资成立的。  

    东风本田汽车武汉有限公司由东风汽车工业投资有限公司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于2003年7月16日组建成立的公司。产品为CR-V运动型多功能车,2004年上半年正式投产。

    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1日,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日本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营公司。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是由北京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和韩国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共同出资设立的,中韩双方各占50%。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16日,合资期限为30年。   

    三、自主品牌

众多国有车企纷纷与国外车企、外资或合资或合作,形势一派大好,势不可挡,大有瓜分和垄断中国汽车市场之势。有谁知在中国的大地上,还有一只不被大家普遍看好的地方车企、私有车企正在艰难的生存着,它们就像是一粒火种,为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诸侯争霸、烽烟四起埋下了伏笔。他们是生不逢时的苦主,一无雄厚的资金,二无国家产业政策的优惠和支持。大型国有车企有国家做靠山,资金有来源,政策有保障,甚至于为了个别企业的合资、合作国家还会出台专项政策给予抚持。但这些小可怜们仍像小草一样顽强地在车市的夹缝中生存着。也正因为有那些车企大鳄和狼群们的围追堵截,他们一部份成了大鳄和狼群的午餐,一部份侥幸躲过了大鳄和狼群们的围追保住了小命得已生存。在与大鳄和狼群的长期生死搏斗中,学会了躲藏、防守和进攻的技巧。通过十几二十年的较量和顽强拚搏,他们茁壮成长为大鳄和狼群们都不敢小视的中国车市的参与者、竞争者和贡献者。是他们实现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小车梦!在中国车界打下了半壁江山,让世界车企大鳄们为之一震的就是咱中国人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2006年自主品牌的份额以27%夺得按照国别来分的冠军,2007年1~2月份,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攀升到30%,2007年3月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快速上升至50%左右。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始建于1986年,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旗下有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特别是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现已拥有整车、发动机和变速器的生产能力,资产总值达到105亿元,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跻身于国内汽车行业十强。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1997年由5家安徽地方国有投资公司投资17.52亿元注册成立;1997年3月18日动工建设,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2001年,奇瑞轿车正式上市,当年便以单一品牌完成销售2.8万辆;2002年,奇瑞轿车产销量突破5万辆,成功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之列。2005年销售18.9万辆,比上年增长118%,在轿车行业排名第七。2006年销售30.52万辆,比上年增长62%,位居全国乘用车行业第四名。2007年3月销售44568辆首次夺冠。2007年3月31日,奇瑞汽车又创下了一个国内汽车产业新的记录。奇瑞3月的第3万台ACTECO发动机顺利下线。以此为标志,奇瑞的核心技术---ACTECO发动机的月产能已经突破3万台,形成了年产能近40万台的实际生产能力。

    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1992年10月,华晨中国汽车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股票上市第一天,在大市走低的情况下,股份一日之内上涨25%。华晨中国汽车在海外成功上市,为中国企业融入并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创造了一个崭新模式。2006年11月末,华晨汽车与德国HSO公司签订出口协议,在未来五年时间,华晨汽车将向德国及欧洲出口15.8万辆汽中华轿车。这是自主品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出口订单”。2007年3月18日,我国第一台自主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也被率先装配在尊驰车上,使该车的自主研发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也大幅提升。

  比亚迪汽车是香港上市公司—比亚迪股份的直属子公司。2003年组建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全力投入于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与生产。比亚迪汽车以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大量吸收国际汽车制造业先进的非专利技术,实现整车制造成本的大幅降低和品质的迅速提升。比亚迪首款新车F3上市以来,凭借优良的品质性能、高超的性价比和独特的营销策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销售业绩。2006年,比亚迪也凭借F3的卓越表现成为中国车市年度销售增长率的冠军。成功实现盈利1.16亿元,该业务2006年的销售收入达32.3亿元,同比增长414%。特别是07年1月份、3月份,F3销量均突破10000辆。2007年,比亚迪提出了15万辆的销量目标,除F3外,将陆续推出F3-R、F6、F8等车型。

 自主品牌车企很多,以上是几家有代表性的,也是表现最突出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企业实力的竞争。企业赖以生存的源泉就是创新。企业做为创新的主体要实现自主研发和生产。培育自主品牌,因为品牌竞争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进而成长为世界名牌,使企业成长为世界级公司,必需具有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努力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并形成体系。今年,政府为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制定了很多有利的扶持政策。希望自主品牌车企在新的形势下一路走好。何况世界车企大鳄们并没有睡大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论坛精选
·贴条儿后的效果,整洁 ·9月20日圆明园全园免票
·望京怎么那么多无牌车 ·这首歌还可以这样唱
·米莱童书屋您带孩子去 ·物流司机在甘肃高速弄
·所有的天赋都要有热爱 ·被生父和继母虐待至死
·业绩材料太多?恒嘉坤 ·周三耶
·北京海淀一街道办副主 ·大观园文化体验课堂
·丰台这里突发塌陷 ·好消息赶紧告诉邻友们
·签到纪念一下 ·反诈小提示
·紫檀宫开馆26周年纪念 ·慢跑
·经常半夜“自然醒”? ·阅兵,机器人,方队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