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已经结束了,但留给我们的却是难以忘却的纪念……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我们主打的理念是自主品牌,科技创新,就是自主品牌和科技创新要联系在一起,这个是品牌是自己的,这个品牌要做强做大要靠自主创新,所以我们说自主品牌和科技创新是结合在一起的。
创业容易守业难。如果说“打造国民车”是李书福用以树立吉利品牌的旗帜的话,那么科技创新则关系到,吉利能否在树立了自己“正规军”的地位之后,继续保持竞争势头的关键。书福兄的这番话在上海车展的背景下有其更深刻意义。即既是对自主品牌艰苦创业、终于渐入佳境的肯定,也是对未来自主品牌发展的训诫和寄语。
有一些媒体或者有一些人,他们觉得(吉利利润)增长不错,因为06年比起05年,增长了80%,好像很多了,可是总量就是这么一点点,所以这些对我来讲,根本没有把它看成是一回事情,我们认为这个不是我们的追求,我们的追求是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我们汽车走遍全世界,这个就需要很多的利润才行,所以几个亿都不算什么利润,每年有几百亿的利润,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们没有把这个利润当成是好像真正有多少利润。
先占有市场还是先重视利润,吉利董事长给出了最完美的答案。扩大市场占有率、造福于民、造福于世界,这正是汽车企业获取长远利润的根本。书福兄说出了所有有良知的汽车企业的共同心声。这其中不光有智慧,更有普通人载不动的民族责任和豪迈。
吉利副总裁赵福全:整个吉利集团发展战略来说,吉利能发展到今天,靠的就是经济型轿车,吉利一定要把经济型轿车领头羊的位置保住,不仅仅要做强,还要做大,更要做牢,而且是真正成为经济型轿车的排头兵。同时,为了实现我们的大批量,提高我们品牌的美誉度,向高端延伸,这方面工作也在不停的推进。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经济型轿车是吉利牢牢抓住的立身之本,但品牌的问题现实而又残酷,将是吉利在成功成为经济型轿车领头羊之后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看来,科学规律起作用的地方不仅仅是产品制造,更涵括了有关品牌的一切领域。从某方面来说,吉利在前者的愈加成功,就愈加重了在后者的风险。好在中国的汽车品牌市场还刚刚起步,一切都还来得及。
我认为实际上吉利应该说是每天都在发生着量变,每年都在发生着质变,应该说每两年都有很大的质变,没有这种速度,吉利也很难适应这个激烈竞争的市场。
外人看到的只是一棵树的常青,却很难理解成长过程中的艰难蜕变。这种蜕变是长年累月的积累,更是市场竞争的残酷与激烈的写照。
天津一汽夏利总经理王刚:当然我们现在离“小车大师”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是只有追求的目标更高,我们才会走得更快、飞得更远!
说这番话的时候,王刚正来源于这样一系列事实和目标: “天一重组”的五年,天津一汽稳稳地站在20万辆的平台上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夏利的规划表里,夏利计划从今年开始,用4年的时间,再造一个“天津一汽”,使产销量再翻一番,达到40万辆。开发9个全新产品,三款全新的发动机、四款全新的变速箱,形成手动自动产品的系列化,建设年产40万辆经济型轿车的新基地……目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感觉。当你找到了感觉的时候,再高的目标也只是前进的动力,而丝毫不会有压力的胁迫。
夏利车的技术含量、性能在不断提升和创新,“省钱、省时、省心”的三省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就是要把夏利打造成实实在在的中国第一位的“国民车”,使她成为“中国最普通的、最广泛的大众消费群体的家庭和商务的首选用车”。这个品牌我们会永远地保留,而且让它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升华!但是,她的“省钱、省时、省心”的造车理念永远不会改变;她的市场定位永远不会改变。我们希望:夏利轿车要成为“坚实的夏利、辉煌的夏利、永久的夏利”,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王总用这段话准确地定义出了品牌的含义,当你坚持了“省钱、省时、省力”的三省理念,“坚实的夏利、辉煌的夏利、永久的夏利”也便形成了。
长丰汽车董事长李建新:我有一个感觉,自主品牌参展阵容还是越来越大了,产品的品种也是越来越多。
自主品牌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是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大一点,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剩下的就只有自己的成功和别人的感慨了。
奇瑞汽车副总李峰:没有什么策略不策略,重庆的消费确实是全中国唯一一个很奇怪的市场,顶级车宝马的销售非常好,每个月奥迪比奥拓卖的还多,不知道怎么回事,真的搞不懂。
要么就不买,要买就买宝马和奥迪――显然,重庆人的火辣性格弄蒙了鼎鼎大名的销售总监。
这太好理解了,重庆是山城,小车动力小,爬山不爽;其次,人家入(直辖)市已经十年了,买宝马奥迪,正是入市后的重庆人在主张自己的中国主流角色,凭什么你们北京人、上海人这么牛?重庆人也不孬!
怎么,只许你造自主品牌有自豪感啊,人家入市更有自豪感!
不管哪种形式的自主,都是对中国人自身信心的一种强化,我认为这个对中国汽车工业是很好的事情,应该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吧,最终我希望自主品牌能够五彩斑斓。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凭什么自主品牌只能走两条路,希望自主品牌能走出第三条、第四条、……第N条道路。但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人的自信。
李总可谓一针见血。
君不见上海车展上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推广荣威时的牛气!
买来的品牌一样有底气!
华晨汽车总裁刘志刚:通过我们高端市场经营的挑战,使我们能够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不断改变我们的产品,使我们国际化能够不断面临国际化的挑战,使中华民族的自主品牌能够立足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化的大品牌。
以高打低,驾轻就熟,华晨正在实践着一条符合品牌理论的科学之路。虽然直至今日,华晨看起来似乎没有其他品牌那样成功,但从刘总的自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的未来。知难而上,这正是圣人“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内核的继承,不同的是,时世迥异,在飞速发展的汽车市场,可与不可的界限或许已经消失。
比亚迪销售总裁夏治冰:先打高端,然后再做低端,由中端来切入,这是我们当时的一些思路,目前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做产业的推进。
有条件的话,自主品牌应从高端入手。先入为主,是品牌理论的最基本法则。或许比亚迪正在走着的,正是品牌之路吧。
上海大众公关总监曾家麟:上海大众来讲,20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技术和质量为自己领先的基础,这次斯柯达明锐就是技术的代表,这款车上我们搭载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EA088发动机,我们叫TSI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是德国大众目前在全球上屡屡获奖,是最先进的发动机之一。
TSI发动机最近成了上海大众斯柯达明锐和一汽大众迈腾明争暗夺的香饽饽,双方都声明这款发动机是最先用在自己的车型上的。当在众多自主品牌压境的时候,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或许正在从香饽饽的角色演变成救命稻草的尴尬。
不过,从北京车展的哪咤到本届上海车展的CROSSPOLO,上海大众还是展现出了属于自己的绚丽色彩,这多少有点让竞争对手感到汗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