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五一”开始,北京市就实行了“商家不得虚构原价欺骗消费者”的规定,但似乎市面上的价格水分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挤”干。最近,消费者王小姐发现,很多大型商场的金银珠宝专柜,都存在虚构原价再狂打折扣情况。一条实际价值不过600元的K金项链,经过提价十几倍标价8600元,之后再打1折,而有些商场更标出了“0.85折”。
在北京某大型百货商场一层珠宝区,尽管是在同一卖场,但K金饰品的折扣差别很大,某某珠宝商打出“2折”的标语,就有某某珠宝商打出“1折”的招牌应战。王小姐选中的一条普通的彩金项链竟标价10000多元。面对消费者的质疑,某珠宝商的售货员连忙解释:“商场目前在搞活动,K金饰品全场1折,这款10000多元的项链打完1折才1000元钱。”如果看到消费者还在犹豫,售货员就会表示还可进一步打到0.9折,最低只能打到0.85折,不能再低了。尽管这样,这位珠宝公司的销售人员透露,即使0.85折后,这条K金项链的价格至少仍有30%的空间。
其实,王小姐所遭遇的“注水”珠宝问题,本不应该再出现在各大商场的专柜中。几天之前,也就是“五一”前夕,北京市商务局就出台了《北京市实施〈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细则》。该规定明确表示,零售商不得利用虚构原价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方式及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
仔细斟酌,这个天价K金项链一再折扣早就被圈进了“虚构价格”怪圈。但为何无人问津?有知情人士透露,K金饰品属高级工艺品,目前行业内没有统一定价。于是,各珠宝商在商场中上演“0.85折折扣”并不足为奇,这不过是商场跟厂家协商后搞的价格把戏,而高折扣早已是各商场珠宝柜台不成文的行规。但是行规毕竟是行规,再大也大不过国家法律,既然国家管理办法出台,是否就应该照章办事,让行规退避三分,将价格水分“挤”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