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市“一老一小”入医保政策的发布,“全民医保”渐行渐近,但在京的外地户口儿童、学生并没有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对此,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短期内这部分人群无法入医保。
在朝阳区一家外企工作的陈女士夫妻双方均是外地户口的“北漂”,陈女士表示自己在京工作多年,每年纳税数万元,“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北京户口,就不能像北京孩子一样入医保呢?”对此,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处一位负责人解释称,“北京市现在的报销标准这么高,存在一个合理避险的问题。”该负责人透露,目前已经发现部分非北京城镇职工的外地人骗取医保基金的情况,将外地儿童纳入医保不利于对医保基金的管理。“如果有一家的孩子得了大病,北京又有这个政策,这家人可能马上到北京来找个临时工,然后给孩子看病,医保基金给予报销,看完病全家人就回去了。”该负责人坦言,目前,北京市医保基金无法负担这种风险,“但是我想将来会有办法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医保基金的省级统筹。”该负责人表示,由于各地医保标准不同,医保基金的全国流通短期内无法实现,“以北京为例,北京的医保标准很高,如果基金全国流通,必然会拉低北京市的水平,所以推行起来难度很大。”
■相关新闻
“对于患者家庭,这是件好事”
新出台的“一老一小”医保政策主要解决住院、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疗特殊病的医疗费用。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宣武医院血液科主任苏力和该院白血病患者王一凡家属。
专家:不少人曾因治疗费放弃治疗
宣武医院血液科主任苏力称,如果真有这样的政策,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当然是好事。因为很多血液病对于孩子来说,治愈率要高于成人,但很多人却因为钱的问题放弃了治疗或没法享受到最佳治疗手段。像白血病这样耗费钱财的大病,对于北京很多工薪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苏教授指出,郊区和外地白血病患者的经济压力更大,大部分人无法坚持治疗。
患者家属:我们赶上了新政策的尾巴
“我们有点遗憾,等政策正式执行时,我们只赶上了尾巴。”白血病患者北京市三中初三学生王一凡的父亲王建华说,孩子目前已经进入第三个化疗疗程,第四个疗程后,孩子就要进舱移植了,入舱费用为30万元。为了孩子的病,家里拿出了全部积蓄,还借了不少钱。
王建华平时很关注媒体有关学生医疗保险的报道,昨日看到这一新政策时,他开心了好一会儿。王建华介绍,由于王一凡每年交50元互助金,按照大病报销规定,每年报销最多不能超过8万元。如果提高到17万元,移植和排异费用都能报销,对于白血病患者的家庭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