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在本地找了相熟的经销商驾驶了一下新的CR-V,感觉挺好的,在还车之余,突然又看到它的尾部上的“CR-V”,想起了现如今的中国车市,个人认为车系命名上有些混乱了,让消费者搞得糊涂了,而且这都是些人为的原因,这次不妨拿来说说事,看看读者们有没有这种感觉。
话说起来啊,本田在中国较为厚道———它可以分为科技与人文两个类别说;科技上这点非常好,本田全线引进的车型在中国生产都是全球同步的,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地方,这与一会少了CVT一会没了可变气门相比,钱赚得更厚道;从人文来讲,本田的车系命名让人一看就懂,新CR-V就是CR-V的更新一代,大不了以后就称其为XX年款CR-V,这也是国际最流行的方式,而不是像拿了一款同系新车型立刻抛弃旧名,特别如POLO这么世界著名的车系还要改称“劲情”,给消费者造成人为的不便,好像粘了旧的东西就是落后,话说回来,一款车的成功也不是一个名字来决定的,因此延续性更显重要,这不是笔者简单地发发劳骚,君不见北京现代已经把御翔NF改称为索纳塔-御翔了吗?相比NF,早在4年前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Sonata更具有品牌影响力,而Sonata也是现代汽车一直依仗的拳头品牌,我在07款御翔的样车上看到,原先的NF标志已经被Sonata取代。其实NF御翔的性能、配置都物超所值,但由于车型的品牌竞争力无法与雅阁、凯美瑞等较量,这个新名称也有点不伦不类,我看改回来也是正确的。
这方面欧洲车系的数字命名体系更为科学,“C”是COUPE两门的意思,“L”则是加长的意思。如宝马的3系代表是家庭车,例如BMW325。排量是2.5L。5系代表是公务商务用车,例如BMW530。排量是3.0L。7系代表是豪华级别,商务用车,例如BMW745i。排量4.5L。3系对手是奔驰的C级;5系对手是奔驰的E级;7系对手是奔驰的S级;无论你的车型将来怎么换,前面的如3系和C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让消费者们不用你大做文章就一眼明白:“噢!我要买的是这个档次的车。”